叶酸应用与肿瘤临床
吴丹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医院(省医西区)
(合肥)
叶酸(蝶酰谷氨酸、维生素M、维生素B11、抗贫血因子)
1、叶酸缺乏常见原因有:摄入不足、吸收利用不良、代谢障碍、需要量增加或排泄量增加。胃癌患者术后出现叶酸缺乏,孕妇、老人、酗酒者、服用避孕药及某些抗肿瘤药者是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叶酸缺乏对细胞分裂增殖、组织生长以及神经介质的合成均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影响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的组织,如红细胞。
(1)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缺乏影响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进而影响核酸代谢,以致骨髓中幼红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停留在巨幼红细胞阶段而成熟受阻,同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骨髓和周围血中这种体积巨大的、核内染色质疏松的不成熟红细胞比例增大。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委靡、面色苍白,并有食欲减退、舌炎、腹泻等症状。
(2)胎儿神经管畸形:叶酸携带和提供一碳单位,参与神经鞘和神经递质的合成。神经管闭合是在胚胎发育的第3~4周,孕妇怀孕早期缺乏叶酸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裂和无脑畸形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孕早期及时补充叶酸可以明显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另外,孕妇缺乏叶酸还可使先兆子痫、胎盘早剥、胎盘发育不良所致自发性流产的发生率增高。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缺乏影响S-腺苷蛋氨酸循环,即不能通过5-甲基四氢叶酸有效地提供甲基,进而使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后形成蛋氨酸,以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中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不仅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成为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且还可能对脑细胞产生毒性而损伤神经系统。
(4)叶酸与某些癌症:研究发现,人类患结肠癌、前列腺癌及宫颈癌与膳食中缺乏叶酸有关。结肠癌患者的叶酸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叶酸摄入不足的女性,其结肠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这与DNA甲基化9异常有关。
叶酸应用于肿瘤临床:(1)胃肠道肿瘤术后补充叶酸:术后因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吸收障碍,可能导致叶酸缺乏。(2)联合氟尿嘧啶化疗:胃肠道肿瘤治疗应用氟尿嘧啶的同时,应用大剂量四氢叶酸,可以明显增强患者的抗癌效应。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是胃肠道癌的有效化疗方法。(3)培美曲塞化疗时预处理:培美曲塞化疗时需口服叶酸以减少毒副反应,因培美曲塞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核心为吡咯嘧啶基团的抗叶酸制剂,通过破坏细胞内叶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时解救:甲酰四氢叶酸可以越过MTX所阻断的部位,使正常的生化反应继续进行,起到解救作用。(5)叶酸受体: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一些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且亲和力更高,利用这种特性,可将显像剂、治疗药物等与叶酸偶联,靶向给予肿瘤细胞,从而应用于肿瘤的影像诊断和肿瘤治疗。
2、叶酸过量
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有:(1)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而引起患者惊厥发作。(2)影响锌的吸收而致使锌的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3)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症状,从而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作者简介吴丹西医肿瘤内科医师安徽医科大学肿瘤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学习期间师从我省著名肿瘤内科专家孙国平教授。现在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从事肿瘤化疗及代谢营养治疗的临床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吴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