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PCI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时应如何应对?
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何防治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消化道损伤?
病例提供者:医院
患者,男性。主诉:胸闷、胸痛10小时。
现病史
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间断出现胸闷、胸痛,伴恶心、心前区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mg,并由转诊至我院。
起病以来,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呕吐、腹痛,无晕厥及意识丧失,精神差,活动耐量降低,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有糖尿病史2年,具体用药不详。有高血压病史2年,自述近期血压不高。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3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5/64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CK:U/L,CK-MB:U/L,LDH:U/L,AST:U/L。粪常规:隐血(+)。
血常规:红细胞2.56×10^12/L,血红蛋白:62.2g/L。
心电图:
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2、2型糖尿病;3、贫血原因待查,消化道出血?
风险评估
Grace评分:.6。
Crusade评分:48,高危。
术前用药
1、拜阿司匹林mg;2、氯吡格雷mg。
冠脉造影及PCI过程
选择右桡动脉径路,1%利多卡因麻醉,穿刺右桡动脉,置入6F动脉鞘,应用0U肝素,将5F多功能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见右冠优势,右冠管腔未见明显狭窄,血流尚正常;左主干正常;回旋支管壁规则,管腔光滑,未见明显狭窄,血流正常;前降支近段闭塞,TIMI血流0级。
对前降支行PCI术,追加0U肝素,将6FJR4.0指引导管送到前降支,选BMW导丝通过前降支近段病变处至远端,沿导丝送入QuantumTMMaverick22.5×12mm球囊于狭窄病变处,10-12atm×5s扩张,将FIREBIRD23.0×33mm支架置于前降支病变处以12atm×5s释放,重复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血流TIMI3级。
沿导丝将乐普3.5×15mm支架置于前降支病变处以14atm×5s释放、重复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血流TIMI3级。
术后诊治情况
术后复查血常规:红细胞1.96×10^12/L,血红蛋白:48g/L。故停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并给予输血。
具体用药:氯吡格雷75mgbidpo,阿托伐他汀20mgqnpo,泮托拉唑针40mgivgttbid,云南白药0.5gtidpo。
(1周后复查)粪常规:隐血(-),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红细胞3.25×10^12/L,血红蛋白:88g/L,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
心彩超:PCI术后,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并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左室假腱索。EF:63%。
患者情况平稳后出院。
临床思辨
尽管PCI显著降低了ACS的死亡率,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也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
AC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预后更差,死亡率高达36%。因此,消化道出血使PCI术后的抗栓治疗进退两难,成了心血管医生棘手的问题。
目前各种临床指南均推荐,PCI术前应进行Grace评分积极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并识别高龄、女性、低体重、慢性贫血、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受损、休克、既往溃疡或出血史、肿瘤等高危人群。
应用ROCKALL评分系统全面评估患者出血风险,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抗栓治疗策略。
PCI术后,对于消化道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仍建议继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合用PPI等保护胃粘膜药物。
在消化道出血急性期,低分子肝素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及时停用,必要时停用阿司匹林,但不建议停用氯吡格雷,可口服凝血酶或云南白药等局部止血药物,但尽量不要使用静脉止血剂以免增加支架内血栓的风险。
本例患者为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闭塞,且Grace评分为.6,6个月内死亡率为11%,属于极高危人群。因此不得不进行急诊PCI术,最大程度挽救心肌细胞,降低心血管风险。
同时该患者也是出血高危人群,出血评分为48分,且入院时已出现呕血、黑便、重度贫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PCI术后停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经过积极治疗后,复查粪常规隐血阴性,病情平稳后出院。
院外继续给予氯吡格雷(75mg,bid)抗栓治疗,待情况稳定后择期加用阿司匹林。
PCI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一直困扰着心血管医生,临床上必须积极评估心血管风险,早期识别出血危险因素,权衡上消化道出血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风险,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获益。
用药小贴士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中指出,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包括:≥65岁、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HP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联合使用NSAIDs、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对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高危人群应筛查并根除HP,首选联合应用PPI进行防治,并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6个月。
PLATO研究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高(/例vs/例)。
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需联合使用PPI时,尽量避免使用奥美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
参考文献
1.BeckerRC,BassandJP,BudajA,etal.Bl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