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了ldquo忘年交

刚刚过完66岁生日的李叔叔,此前怎么也没想到他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家,医院深深绑定。

李叔叔家住山东省西部的一座小县城,回忆起得知诊断结果为“乙状结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肺转”时的心情,他笑着说:

“虽然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但那种感觉真的忘不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我当时表现得特别豁达,还宽慰妻子和在北京上班的女儿别担心,其实内心很慌的,脑袋甚至空白的几秒钟。”

得知爸爸的病情后,李叔叔的女儿第一时间赶回到他身边,他们一家商量后,决定来北京进行治疗。

年7月,李叔叔来到中医院,接受了结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手术。李叔叔告诉我们,手术后他感觉自己的状态还挺好的,不想增加女儿的负担,就执意回山东老家进行后续的化疗。李叔叔说:“因为我是肠癌,再加上化疗,其实过程中是出现挺多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的。但是自从手术后回到老家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因为治疗的问题特地跑来北京进行复查,都医院跟医生进行沟通的,省钱省时省力,也不用担心疫情防控影响,最重要的是,治疗一点儿没耽误。”术后化疗期间,李叔叔的饮食受到了很大影响,饭后经常会出现胃胀,非常不舒服。李叔叔说,最感谢的就是医联平台上的健管师。健管师每次都非常耐心地解答,建议少食多餐,进行饮食调节观察,还对李叔叔进行了《营养不良评估》,提示存在营养不良,所以重点提醒要保证营养补充。同时,邀请营养师给李叔叔进行专业饮食搭配指导、每餐搭配及进食量指导等,跟踪指导1个月,李叔叔情况维持良好。因为还在化疗期间,为了更好的调理身体,李叔叔主动申请进行连续2个月的营养指导。2个月后再次评估,李叔叔体重维持稳定且略有增长,从70kg增长到71kg,也没有出现贫血等症状。“我在服药治疗期间,医联平台会定期进行不良反应收集和指导,期间我出现过皮疹和白细胞轻中度异常等一些问题。也是在医联平台上得到了非常及时的指导,顺利帮助我缓解了不良反应,白细胞从2.79x10^9/L升到4.5x10^9/L的正常值区间,确保我继续按时完成化疗。”李叔叔回忆到,“感觉和医联,还有医联上帮助过我的工作人员的关系可以用‘忘年交’来比喻,我们的年龄差很大,但交情很深厚。”年8月,医院进行全面复查后,通过医联平台开通电话问诊,上传复查报告,与中医院的主任医生在线上沟通病情,获得治疗方案,医院进行治疗。全球进入新冠大流行第三年,李先生只是数医院解决医疗需求的一个缩影。作为医院,医联整合医疗服务能力,可参与到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各个环节中。这也是慢病患者需求最强烈的,正如易观分析《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洞察》调研显示,68%的慢病重疾患者希望通过“一体化疾病管理平台”实现疾病管理,远高于其他选项。疫情之下,公众就医思维方式不断转变,医院战略转型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步从“锦上添花”变成了“雪中送炭”,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医联将保持规范、创新、科学的发展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专业、有效、可及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让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一年”的使命愿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gr/87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