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常常会从字面意思出发理解贫血,
即“缺乏血液”。
以致于很多献浆员朋友在献血浆后,
总会心存疑虑:
我这一下子少了几百毫升血浆,
会不会贫血啊?
Ps:捐献血浆每次不得超过g/ml(含抗凝剂)
在这里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
献血浆是不会导致贫血的!
至于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贫血是怎么回事?
其实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贫血的种类有很多,按血红蛋白浓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通俗点来讲就是血红蛋白低了!
血红蛋白实际上是结合氧气运输氧气的的,如果血红蛋白偏低,就会引起机体缺氧,进而导致嘴唇发紫、发青,引起憋闷、头晕等不舒服的现象。
那么,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都知道,血液组成分为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两部分。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称为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这部分约占血液总容积40%-45%。而无形成分就是我们捐献的血浆了!这部分黄色液体占血液总量的55%-60%,而血浆中的水分占90%-92%,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约占7%,无机盐(主要是氯化钠,还有少量钾、钙、磷、镁等离子)约占0.7%,非蛋白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葡萄糖、多种脂类、激素、免疫抗体、维生素等)及氧合二氧化碳等约占0.8%。献血浆就是把血液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那些等待被血浆制品挽救生命的患者。所以说,我们捐献血浆并非是献全血而是成分血,因此不会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另外,贫血本身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的人,在献血浆体检时就会发现,是不会继续参加献血浆的。其实人体是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的,当捐献出少量血浆后,经过机体的自我调节,缺少的血浆将会在48小时内得到补充的,正常、规律地献血浆是有利于新城代谢,减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机率的,所以献血浆不会导致贫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