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cyAnemia,IDA)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我国血液病学专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诊断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缺铁性贫血男性发生率为10%,女性20%,孕妇40%,儿童高达52%。随着经济发展和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其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至今仍是全球性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有关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小知识。
01
贫血的症状
1.脸色苍白、乏力、易疲倦、头晕、耳鸣、心悸、气促;2.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如喜吃泥土、煤渣等);3.体力、耐力下降;4.易感染;5.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6.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缺铁性吞咽困难;7.毛发干枯、脱离;8.指甲缺乏光泽、脆裂易裂,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呈反甲(匙状甲)。9.缺铁原发病表现:黑便、血便、腹部不适等。02
哪些人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1.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由于生长发育需要,出现铁需求量增加,导致铁摄入相对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的人群。2.有消化道疾病患者也是缺铁性贫血的好发人群,如消化道溃疡、糜烂性胃炎或食管炎、出血性息肉、炎症性肠病、痔疮等导致慢性铁丢失及吸收障碍,进而导致贫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也可造成消化道粘膜损害失血;恶性疾病如为胃癌和结直肠癌,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3.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消化道手术会影响铁吸收,尤其是胃切除手术后,此外萎缩性胃炎和胃旁路手术也可引起铁吸收异常,导致缺铁性贫血。4.月经量过多的人群: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5.透析患者:透析时红细胞破坏丢失有关,需注意透析患者铁蛋白不足μg/L,即考虑存在铁缺乏。6.嗜饮咖啡、嗜饮浓茶、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患者,可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产生。03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饮食治疗:
WHO推荐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另外增加从食物中摄取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食用铁强化食物,铁强化食物中的铁以富马酸亚铁为优。
2.预防性铁剂补充:
生育期女性可每日补充铁元素60mg
5-12岁儿童每日补铁量为30mg
3.病因治疗
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4.补铁治疗
口服铁剂: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纠正缺铁性贫血,还应补足已经耗竭的储存铁。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宜选用二价铁。
静脉铁剂治疗:胃肠不能吸收,或需要快速补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静脉或肌注补铁治疗。
04
补铁治疗常见误区
1.贫血纠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就不补铁了:有部分人以为贫血纠正就不再继续补铁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此时储存铁并未补充充足,如果此时不再继续补充,有可能再次发生贫血,因此铁剂治疗应该在Hb正常后至少再补充铁剂3~6个月。
2.铁剂和乳制品或药物一起服用:有部分患者喝牛奶或喝茶后立即吃铁剂或和抑酸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碳酸氢钠片等一起口服铁剂,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会抑制铁剂吸收,应该和鱼、肉类、维生素C等一起口服,可加强铁剂吸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