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慢性肾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10.8%,而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我国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情况不容乐观,中国透析人群的调查显示,60%的患者血红蛋白不达标。相关研究显示,血红蛋白每升高g/L,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分别降低10%和12%。贫血的纠正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
2月27日上午,医院特邀陕西中药大学临床学院肾病科李敏教授为我院职工做了《肾性贫血管理与达标治疗》的课题讲座。
讲座由医院医教科主任姜卫军主持,医院各科医护工作人员参加。李敏教授通过肾性贫血现状与危害、肾性贫血诊断与评估、肾性贫血管理与达标治疗三部分内容与医护工作者进行分享。
分享结束后,医护人员积极互动,结合自己在临床遇到的工作问题向李敏教授做了请教。李敏教授以资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提问者答疑解惑。
专家简介
简介:李敏,女,主任医师,第三届陕西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委员;西安医学会第一届肾脏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卫计委血液净化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血液透析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中医管理局血液净化质控组副组长;咸阳市肾病血液净化质控组副组长。
擅长:从事肾病、血液净化、风湿病等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三十四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风湿免疫病、甲状腺疾患、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及中医疑难杂症等疾病。
荣誉: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咸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3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一项、陕西省中医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著书3部。
科普知识
肾性贫血知识扩展
什么是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多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
肾性贫血的原因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EPO大约90%由肾小管旁间质细胞合成;
2.铁及维生素缺乏,透析患者由于食欲欠佳等原因,造成铁摄入减少,存在明显的铁缺乏,且患者体内有明显的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增强,造成铁的利用障碍,加重了铁缺乏的状态;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透析患者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高的iPTH对红细胞的生成有抑制作用;
4.透析不充分、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均会加重贫血。
肾性贫血患者如何饮食?
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血、动物肝脏、红肉、红枣、黑豆(米)、枸杞、阿胶及某些绿叶蔬菜等;
在补铁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溶解,有利于铁的吸收,所以缺铁的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补铁时要注意避免摄入浓茶、咖啡,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编辑:宣传科白学敏
审核:医务科姜卫军
(文中科普部分文字来自医药养生保健报,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