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并发症系列讲座第7期糖尿

在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患者不在少数,糖尿病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如头昏、乏力、倦怠、记忆力下降,轻微运动就心慌、气短等的症状。医院医师提醒:这种贫血的症状和糖尿病有关。

听医生这样说,很多糖友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我明明是糖尿病,怎么又贫血了呢?”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是怎么一回事。

贫血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糖尿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须要重视。

揭秘:糖尿病患者发生贫血的原因

1、糖尿病肾病

糖友血糖控制欠佳者很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而肾功能一旦受损,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贫血发生。

2、红细胞寿命缩短

糖友体内红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代谢及功能异常,包括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红细胞脆性增加及细胞黏附性增加等。这些都会使得红细胞在微循环中被破坏的风险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引发贫血。

3、慢性炎症、氧化应激

糖尿病微炎症状态、骨髓微血管病变及循环中抑制骨髓造血的异常物质,例如炎症因子、色氨酸代谢产物及糖基化终末产物等均会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

4、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某些降糖药物也可能引发贫血。如双胍类药物,可以影响自身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肠道的吸收,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α-糖苷酶抑制剂也会导致患者发生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可能与其影响铁在肠道的吸收有关。磺脲类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等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早期症状与危害

糖尿病贫血的早期症状:

皮肤黏膜等处苍白,特别是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以及口唇黏膜和眼睑等处较为明显,加之最近有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症状;有些患者稍事活动或情绪激动即有气急、脉率变快,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月经失调、闭经和性欲减退等症状。

糖尿病贫血有哪些危害?

当慢性贫血且无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机体代偿能力较强时,即使血红蛋白低达80g/L,人体也可无明显症状,有时低达60g/L以下,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睑结膜、口唇及甲床苍白,同时可有头晕、心慌、腹胀等。所以,糖友发生慢性贫血非常隐匿,一般不做抽血检查很难发现。

实际上,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患者,同时更易伴发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

因为贫血可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了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而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脏做功。同时,交感神经的持续激活也将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持续的交感神经兴奋也将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生风险。而这些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患者血液的高糖环境持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正常的血管功能,加速贫血对身体造成的上述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肌细胞可根据机体对血流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称之为“重塑功能”。换句话说,组织对血液需求量大,心肌将变得肥厚有力,反之亦然。但糖尿病患者血液内持续的高糖环境将抑制心室肌肉细胞的重塑功能,而贫血的持续存在不断对心脏的泵血输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而会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防治贫血的要点

1、控制血糖

首先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波动,避免高血糖状态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还要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研究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发展成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会显着降低,降低糖尿病肾病风险可以显著减少贫血的风险。

2、控制血压

高血压与肾病的发生有关。如果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等早期肾病的表现,应及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速度。同时,良好的血糖和血压控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程。

3、合理饮食

针对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以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足够的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也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12。饮食上适当增加鸡腿肉、牛肉或羊肉好、动物肝脏、蛋类、新鲜绿色蔬菜、豆类、全麦食品等。

补充维生素C:帮助人体吸收铁,但是通过食物来获得维生素C要比服用维生素C药物更好,在进食富铁食物之前或之后吃一些柑橘类水果就可以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

远离咖啡因:咖啡因会抑制铁的吸收,应尽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和茶水。

4、留心降糖药物

一些药物会增加贫血的危险,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如果确定了贫血与服用这种降糖药物有关,则应及时向医师说明,更换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医院提醒

----------

糖尿病合并贫血早期是非常隐匿的,一般不做抽血检查很难发现,容易被糖友们忽视。这里提醒糖尿病患者们平时要多留心观察一些蛛丝马迹,早发现早干预一般预后良好!

长按,识别







































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2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