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症状有哪些?
1、看肤色,若宝宝肤色、口唇、指甲都出现苍白状态,家长们就要注意啦。
2、看精神,宝宝不活泼、嗜睡、精神不集中、爱哭闹
3、免疫力差爱生病
宝宝贫血怎么办呢?
1、预防为主
宝宝6个月后,身体快速发育,只食用单纯的母乳或配方奶容易造成宝宝营养缺乏状况,此时应合理、循序渐进地给其添加适量的辅食,均衡地补充宝宝身体所需营养。
2、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一旦宝宝出有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时,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同时要给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营养食物,尤其是富含铁质、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这些食物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动物肾脏、瘦肉、大豆、蛋类、鱼等等。
3、少吃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含有植酸、草酸的食物,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若长期过量食用这些食物,非常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因此有贫血倾向的宝宝要少吃这类食物。我们日常食物中富含植酸的食物有豆类、谷类以及油料作物的种子中;富含草酸的食物有菠菜、豆类、甜菜、芹菜、青椒、葡萄、甘蓝等。
宝宝贫血食疗办法
小儿贫血食疗1.鸡汁粥
鸡肉味甘,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并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纳、维生素等在家的营养成分。鸡煎汤汁同粳米煮粥,其补脾益阴、养血强体作用大,主治年幼体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症,可防治贫血症。
原料:母鸡一只(约重克),粳米60克。
制作:将鸡宰杀,去内脏,去毛,洗净,放在锅内加水,煎煮出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煮粥时先用旺火煮,再改用文米煮之。
特点:粥鲜烂,鸡肉味浓。
2.瘦肉粥
猪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古代人已作为药用。其性味甘、咸、平。猪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防止发生营养不良。此粥补益人体,小儿常食可防止发生贫血。
原料:猪脊肉克,粳米克,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作:先将猪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锅内用香油炒一下,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烂熟时,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再煮沸即成。
特点:粥有肉、香油等调味品,味道极好。
3.韭菜炒羊肝
羊肝性味甘平,有益补血、益肝明目;韭菜味甘辛,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主要含挥发油、硫化物、甙类、蛋白质及钙、磷、铁等成分。此菜肴可收益肝温肾、养血明目的功效。
原料:韭菜克,羊肝克,食油适量,姜、葱、酱油、味精各少许。
制作:
1.韭菜洗净,切成小段;羊肝洗净,去筋膜,切片。
2.起锅加油,先下葱、姜末,炒出香味,加入羊肝片略炒,再入韭菜和酱油,用旺火急炒,至熟,加味精即成。羊肝要炒熟、炒匀,以免生肉有毒菌,也可先用水煮,熟后再炒,比较安全。
特点:肝鲜香,熟而不焦。
对待宝宝贫血,家长们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物养护和治疗为辅,一旦宝宝出现医院检查就医,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