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病因
1“富贵贫血”
“奶娃娃”喝着牛奶、酸奶、奶昔,吃着奶油蛋糕……却被查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是为什么?
牛奶和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可是牛奶含铁甚微,每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幼儿每日需铁12毫克,即使胃中灌满了各式各样的奶制品,还是远远无法满足身体对铁的需要。
更何况,随着奶制品一同入肚的糖分,使孩子很容易就感到饱了,哪有胃口吃正餐!这种偏食引起的铁元素不足所产生的贫血称为“富贵贫血”。
2高蛋白“巨幼贫”
“蛋娃娃”不爱蔬菜偏爱蛋,鸡蛋、鹌鹑蛋、鸽子蛋,一天要吃三四个。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照理营养不差呀,可一有感冒病毒来袭,“蛋娃娃”马上就被“击倒”,去医院一查,贫血!
这种贫血叫“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并非缺乏造血的原料——铁,而是由于孩子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少,缺少叶酸所致。孩子缺少叶酸,骨髓内的红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胞体大而质差。这种红细胞未老先衰,寿命短,“巨幼贫”就发生了。
3“小胃病”贫血症
家长“老胃病”,孩子“小胃病”,胃病导致营养吸收差,贫血发生率高。
有一种病菌,叫“幽门螺杆菌”(英文缩写是Hp),它从口腔进入人体后,定居在胃幽门附近(胃与十二指肠连结处叫幽门),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这种病菌会传染,如果大人体内带菌,可通过“亲密接触”传染给孩子,用脏脏的小手拿东西吃,也可能“病从口入”。
4“小胖”贫血
“小胖”们很可爱,家长们大多认为“小时候胖不是胖”,却忽视了孩子肥胖背后潜在的隐患,贫血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吃得好、长得胖怎么会贫血呢?殊不知,孩子长得太快太“好”,身体的其他器官发育都没有跟上,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造血器官所产的量不能满足“大体积”的需要,贫血便产生了。
贫血的对策
不仅铁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而且采用焦磷酸铁,没有铁腥味,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对肠胃刺激较小,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年将其列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的)物质名单。添加复合维生素C和乳清蛋白质粉,保证铁高吸收率,同时增加宝宝抵抗力。
END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