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形态多样性欣赏合集2

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m.39.net/pf/a_9272315.html

往期回顾:

“检验细胞形态学之家”历史图文目录

“捷达杯”全国血液系统疾病技能大赛的答案来了!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3)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4)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5)

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6)急性髓系白血病大串烧(7)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形态多样性欣赏合集

前言

1.每个细胞均为富含生命的个体,读懂它,你将收益无穷。读不懂,它“坑”的就是你。

.细胞形态千变万化,临床也千变万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敢变化的。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不惊、不慌和不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脑中无病,便无病。即脑中要有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细胞形态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等,你才能给出精准诊断。这要靠不断学习和积累,不要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

张建富于江苏南京

01年1月8日

王蓉、王琰和王慧,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

张建富,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

通过血液科实验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医院血液实验室升格为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可喜可贺!

张姝,苏医院检验科

郑潇寒*,南京医院,医院检验科

01-09-14病例讨论

患者陈某某,女,60岁。主诉:贫血

现病史:外院发现贫血,自诉间歇呕吐眩晕发作。

体格检查:体温36.5℃.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血常规报告如下,上腹CT增强提示肝血瘤可能。

细胞形态学:

老师们的讨论

温凌玉-医院:

今天的病例患者女,60岁。主诉:贫血,自诉间歇呕吐眩晕发作。血常规:白细胞7.57×10^9/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10^9/L。体格检查:体温36.5℃。CT:上腹CT增强提示肝血瘤可能。周血图片可见不成熟单核细胞,修正白细胞分类原始细胞占9.5%,骨髓图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见一类原幼细胞,比值估计大于0%,此类细胞胞体大小不等,胞核可见扭曲、折叠、凹陷、切迹,核染色质疏松,核仁隐显不一,胞浆量少或适中,呈蓝或灰蓝色,可见拖尾,部分细胞浆中可见嗜天青颗粒,偶见空泡,骨髓图片粒系中性中幼以下各期粒细胞少见,嗜酸细胞散在可见,红系幼红细胞可见,血小板小簇、散在可见,偶见巨大畸形血小板,周血、骨髓细胞形态结合临床患者贫血,血常规血红蛋白明显减低,白细胞、血小板大致正常考虑AML非APL(ANLL-M5、M4?)方向,后完善细胞化学染色、流式、染色体、基因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张露-南京医院:

今天的病例:老年女性,外院发现贫血,间歇呕吐眩晕发作。上腹CT增强提示肝血管瘤可能,血常规报告可见该病人为重度贫血(眩晕可能的原因),报告中提示有原始细胞,血液系统疾病肯定没有问题,但要看具体是哪一类疾病,外周血可见幼稚单核样细胞,骨髓中可见一类细胞,胞体大小不等,胞浆量少,核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疏松多考虑原幼单核细胞,因此该病人多考虑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常晓鹏-医院:

01.9.14

今日病例:患者女,60岁。外院检查发现贫血,自诉间歇呕吐眩晕发作,体温正常,上腹CT增强提示肝血瘤可能。血常规检查提示中度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正常。仪器分类淋巴、单核细胞比值明显偏高,人工复片提示原始细胞9.5%,可见有核红细胞。外周血涂片可见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偏幼稚。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幼细胞比例高,所见幼稚细胞胞体大小不等;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核形不规则,可见扭曲、折叠;胞浆量中等,色灰蓝,浆内可见较多细小紫红色颗粒,考虑为原幼单核细胞。结合病史及细胞形态综合考虑ANLL-M5,建议完善组化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刘苏婉-江苏医院:

今日病例:老年女性患者,外院发现贫血,自述间歇性呕吐并有晕眩,无发热,增强CT提示肝血瘤。

血常规提示大细胞贫血,但是单核细胞分类偏高,复片可见原始细胞9.5%,可见有核红细胞,考虑急性白血病。

细胞形态,外周血易见单核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原幼细胞,该类细胞大小不等,胞浆量中等,呈灰蓝色;胞核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仁,有折叠扭曲,符合原幼单核细胞形态特征。

综上该患者可根据原幼单核比例报告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检查。

张建富老师评析

今天的病例讨论结果是:

一、细胞形态学:1.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二、免疫分型:该患者为门诊病人,未做,不过这不影响诊断,如果有免疫分型也肯定报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单核细胞分化。因此,那些天真认为没有免疫分型就不能给出明确诊断者要换换脑筋。首先临床表现要想到急性白血病,尤其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及比例。其次根据此细胞比例及形态肯定为急性白血病,且为非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若这一点都不能肯定,那就是细胞形态把控出了问题。三、细胞遗传学:未见异常。四、分子生物学:未见特征性改变。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该患者应为AML非特指型。

今天的病例讨论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千变的单核细胞。比如似拉丝样拖尾的单核细胞。当然手镜形淋巴细胞也有可能,但淋巴细胞胞质受色呈透明蓝色,单核细胞为半透明灰蓝色,且可含有细小紫红色颗粒。同时淋巴细胞核染色质较粗,厚实感强。而单核细胞呈细网状结构,较薄。其他就不赘述!

细胞化学染色:

各类检查报告:

01-09-15病例讨论

一、病史

患者杨某,男,50岁。主诉胸闷胸痛1月余。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咳嗽时加重,无发热、咳痰、咯血等症状,医院胸部CT示右下肺团块影。后于-8行PET-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不规则斑片影,FDG摄取不均匀增高;考虑机化性肺炎或炎性假瘤可能大,肿瘤性病变不能完全除外。血常规报告如下。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乏力纳差明显,精神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

二、细胞形态学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老师们的讨论

罗文进-医院:

今日病例:

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患者中午男性,胸闷胸痛一月就诊。冠心病?血液病?血常规示白细胞极度增高,轻度贫血,血小板明显减低。一高两低,肯定为血液病,结合临床,AL可能性较大,仪器分类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考虑为AML可能。患者胸骨疼痛可能为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乏力及体力下降与贫血有关。

形态学分析:外周血及骨髓均易见原幼细胞,该类细胞胞体偏大,胞质量丰富,呈灰蓝色,有细小颗粒及空泡,胞核不规则,可见凹陷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细网状,部分可见核仁1个。该类细胞考虑为原幼单核细胞,比例远>0%。

综上形态学诊断: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杨新宏-医院(河北承德):

病例分享:患者中老年男性。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肺部PET-CT不能完全除外肺部肿瘤。

骨髓图片,以单核细胞为主。以幼稚阶段单核细胞为主,成熟阶段单核细胞比例低。幼稚单核细胞,胞体中等偏大,浆量丰富,灰蓝色,可见细小粉紫色颗粒,胞核圆形,不规则形,肾形,扭曲折叠均可见,染色质疏松细致,部分细胞可见核仁。

部分单核细胞与异常单核细胞很难区分。

此病例考虑两种可能:

1.AML-M5/4(结合粒细胞比例)

.反应性的异常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

需要结合POX区分部分单核细胞与早幼粒细胞。

最后结合临床,MICM综合诊断。

严妍-江苏医院:

1.病史:男,50岁,主诉胸闷胸痛1月余,PET-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不规则斑片影,FDG摄取不均匀增高,肿瘤性病变不能完全除外。乏力纳差明显,精神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力明显下降。肺癌?淋巴瘤?AL?.血常规:正细胞正色素轻度贫血,PLT明显减少,WBC明显增高且机器分类单%极度增高,应该是M5。3.生化:GLU低得离奇,跟WBC极度增高消耗有关。LDH,羟丁酸明显增高是由白血病细胞超高负荷导致。K低是纳差导致,不吃也排。Ca,P,Mg及ALP的异常与髓内白血病细胞高度增殖有关。4.外周血象:见大量原幼单,比例已过0%。5.髓象:见大量原幼单,目测比例80%左右,原粒少量可见。6.综合考虑:M5可能,建议流式,基因,染色体进一步分析诊断!

陈锐-医院:

今日病例(9.15):1、临床病史:中年男性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咳嗽时加重。后做CT及PET-CT提示右下肺不规则团块影,不除外肿瘤。结合FDG增高,高度怀疑肿瘤性疾病。实体瘤?PET-CT报告提示可能为良性疾病,肺炎或炎性假瘤。但患者目前目前乏力、纳差明显,体力差,精神睡眠一般,不像肺炎的临床表现,实体瘤?血液肿瘤?需要更多证据支持。一般肺部疾病可以在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最终都可以诊断明确。、辅助检查:血常规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异常升高伴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此血常规明确提示AL。生化结果提示:转氨酶升高(肝损),高LDH,HBDH(肿瘤负荷重),低钾,低白蛋白血症,与疾病进展有关。3、血片及骨髓涂片:血片及骨髓片可见一类异常细胞及部分成熟单核细胞,胞体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变异大,可见凹陷、折叠、切迹,染色质纤细网状,核仁多大而明显。胞浆丰富,灰蓝色,不透明,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内外浆可见。部分细胞可见拖尾。结合病史及细胞形态,考虑为AML-M5。需要做MPO,PAS,ANAE染色证实。最终需要结合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综合诊断。

刘天艳-江苏省医院:

病例讨论男性老年患者,主诉:胸闷胸痛1月余。病程中患者乏力纳差明显,体力明显下降。器械检查:医院胸部CT示右下肺团块影。PET-CT示:考虑机化性肺炎或炎性假瘤可能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贫血,血小板减低,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生化提示LDH明显增高、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综上检查肿瘤性病变不能排除。细胞形态学分析外周血原幼单增高。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幼单核细胞比例增高,该类细胞大小不等,椭圆或不规则,胞浆量中等,灰蓝,部分可见细小嗜天青颗粒,胞核多不规则,可见凹陷,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综上分析1.AM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张建富老师评析

今天的病例讨论结果是:一、细胞形态学:1.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二、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单核分化三、细胞遗传学:常规染色体示正常核型。四、分子生物学:融合基因及突变未见异常。综合MICM,该患者未AML非特指型。细胞形态为单核类,因此诊断M5。

今天的病例讨论主要让大家看看何谓单核系细胞,比如胞体较大,胞质量丰富,灰蓝色半透明。核大多不规则,明显折叠扭曲。何谓折叠扭曲?要有脑回状结构。注意不是粒系核凹陷。该患者以胸部不适就诊,影像学似肺部占位,根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我认为最大可能是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现象,即髓外浸润。其实仅根据外周血常规我们就知是急性白血病,一白细胞总数特高。二机器分类以单核为主,伴淋巴细胞增高。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若为慢性白血病,比如慢粒,机器分类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且早上不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有时往往血小板增高。细胞形态就不多说了,不管是外周血,还是骨髓,特别是外周血细胞形态,为典型原幼单核细胞。其他不再赘述!

细胞化学染色:

各类检查报告:

01-09-16病例讨论

患者孙某某,女,35岁。主诉乏力月余,全身皮疹0余天。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乏力,活动后加重,未予以重视。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上肢皮疹,无瘙痒,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进展为全身皮疹,伴牙龈充血肿胀,刷牙时易出血,伴一过性发热,体温39.9℃,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医院,诊断为“玫瑰糠疹”,梅毒抗体检测阴性,予以相应治疗(具体不详)后未见明显好转。遂于01-5-4就诊我院血液科,血常规(如下),门诊予以羟基脲降白治疗。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肝脾未触及。

细胞形态学

老师们的讨论

医院-唐叶超(江苏镇江):

今日病例:患者青年女性,因乏力月余,全身皮疹0余天就诊。病程期间有全身皮疹,伴牙龈充血肿胀,伴一过性发热,血常规提示:高白细胞,中度贫血,血小板减低,再看血常规中仪器给出的分类,单核细胞明显增多,此时想到急性白血病可能性大。接下来看细胞形态,血片和骨髓中易见一类胞体中等大小,胞浆为明显的不透明的灰蓝色,易见细小的紫红色颗粒,核形易见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疏松细网状,此时回顾病史,单核细胞类的白血病常常以牙龈肿胀为首发病症,结合细胞形态,此时综合考虑为ANLL-M5,结合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之生物学检查。

江苏医院-岳婷婷:

青年女性,乏力月余,有发热,牙龈出血,血象一高两低,单核百分比明显增高,需镜检,辨别细胞性质,有无原幼细胞?成熟单?异常细胞?外周易见一群胞体较大,胞浆量丰富,灰蓝色,部分有细小颗粒,胞核不规则,有扭曲,折叠,染色质细致,核仁隐约可见。形态上考虑原幼单,但此时需注意临床表现,凝血常规结果,有无M3可能,建议骨髓常规,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骨髓常规见大量原幼细胞形态跟外周一样,倾向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江苏省医院-郑潇寒:

今日病例,中青年女性,乏力月,全身皮疹0余天,牙龈出血肿胀,伴发热就诊。血常规一高两低,仪器分类又以单核细胞为主,恶性病的可能性大。考虑到患者起病急,又有牙龈病变,不排除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学分析:外周血易见原幼细胞,形态确实似原幼单核细胞。骨髓中原幼细胞比例也很高,胞体中等大小,部分胞体较大,胞质量丰富,呈不透明灰蓝色,可见细小颗粒,胞核不规则形,可见凹陷折叠扭曲,部分隐约可见核仁1个,图3中最大的细胞似有杯口样结构。

综上考虑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建议完善酯酶染色及氟化钠抑制试验、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应注意有无NPM1/FLT3-ITD等与杯口细胞相关的遗传学改变存在,实际上WHO提到:八到九成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NPM1突变。

医院-王珏:

今日病例,青年女性,乏力月,与贫血相关,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上肢皮疹,无瘙痒,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进展为全身皮疹,伴牙龈充血肿胀,诊断为玫瑰糠疹,牙龈肿胀与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机器分类单核增高,镜检可见原始细胞,考虑AL血象

血片可见幼单及成熟单核增高,骨髓原幼单核细胞增多,比例>0%,考虑AML。胞体大小不一,胞浆较丰富,灰蓝色,可见细小颗粒,胞核不规则,易见扭曲折叠,核染色质细致,部分细胞可见核仁。

综上考虑,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张建富老师评析

今天的病例讨论结果是:

一、细胞形态学:

1.ANLL-M5

.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二、免疫分型: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单核分化

三、细胞遗传学:

常规染色体示正常核型。

四、分子生物学:

融合基因未见异常,可见NPM1突变阳性。

综合MICM,该患者为AML伴NPM1基因突变。根据细胞形态,该患者为M5b。

今天的病例讨论主要是继续巩固对单核系细胞形态的再认识,要熟练到一看细胞就知道是何种疾病,且为何类型,就OK了,因细胞形态工作者给出诊断时,不可能等到其他检查项目给出后发出,同时,严格讲出报告前不要参考其他检查结果,事后返过来主动与其他检查结果对比,看看细胞形态给出的诊断哪里正确,哪里出现问题,有无经验可寻,每天一积累,一月、一年你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经验就会非常了得。

今天的细胞形态我不做赘述。外周血常规也不多说了,大家根据外周血常规就知道是急性白血病了,如果还纠结,那也没办法。

该患者皮疹未行活检,有无皮肤浸润可能,我认为可能性较大,尤其是M5,同时牙龈肿胀也是M5常见临床体征。注意当患者出现皮疹,尤其经皮肤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时行皮肤皮疹活检以判定是否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皮肤淋巴瘤、白血病浸润(高白髓系白血病常见),或髓系肉瘤等。

细胞化学染色:

各类检查报告:

01-09-病例讨论

一、病史

患者文某某,男,81岁。主诉:右下肢肿胀伴疼痛5天,血尿天。

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不适,医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3.7*10^9/L,中性粒细胞8.68*10^9/L,红细胞4.43*10^1/L,血红蛋白g/L,血小板45*10^9/L;乳酸脱氢酶U/L;行踝关节、右踝正侧位X线检查示:右踝软组织肿胀,余关节未见骨折征象。予以对症处理后略有好转,并建议血液科进一步诊治。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未行进一步检查。天前患者突发血尿,伴尿频,5-6次/天,具体尿量不详,无尿痛,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病程中患者无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心慌胸闷,无咳嗽咳痰,睡眠良好,食欲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二、细胞形态学: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老师们的讨论

付春林-医院:

老年男性,右踝软组织肿胀疼痛,血尿。白细胞17.39*10^9/L,不贫血,血小板45*10^9/L,LDH13U/L,HBDHU/L,TG增高,FIB降低,DD增高,PT、APTT正常,UA增高。以上信息提示:右踝软组织肿胀可能是痛风引起;患者可能:AL?MDS/MPN?淋巴瘤?

血片:见异常细胞,胞体大,浆蓝色、丰富、无颗粒,核不规则,见凹陷、切迹、类蝴蝶样,核染色质偏细,核仁不明显。

骨髓片: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易见异常细胞,目测比值≥0%,胞体大,胞浆深蓝色、易见空泡,少量小颗粒,内外浆不明显,核不规则,见凹陷、折叠、切迹,核染色质偏粗糙、疏松,可见小核仁。

综合以上表现,考虑为:

1、AML可能,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能;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可能;

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分子生物学检查。

卢晓-医院:

病例分析:

1.病史简要分析

患者老年男性,因“右下肢肿胀伴疼痛5天,血尿天”收住入院。

该患者急性起病,针对老年人,单侧下肢肿胀、血尿应引起高度重视,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以及肾脏肿瘤的可能,有可能是盆腔及下肢淋巴结肿大,引起淋巴回流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为此要做下腹部、下肢血管超声明确。其它临床表现无特异。

.辅助检查分析

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PLT减少,机器分类中单核细胞百分数增高,经复片示原始细胞占30.4%,为一典型AL的血象特点之一。

生化示轻度肝损、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甘油三脂升高,LDH、HBDH显著升高,ADA升高,提示病情已有进展。

凝血五项检查示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显著升高,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3.细胞形态分析

外周血:见到散在分布的一类胞体较大的异常细胞,形态同骨髓。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见到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堆的异常细胞。该细胞形态特点:胞体较大,形态不规则;胞浆量丰富,染蓝色,还有数量多少不一的空泡;胞核较大,形态不规则,异型性明显,核凹陷、折迭、扭曲易见,部分胞核上易见穿凿样空泡,核染色质较粗,核仁隐显。

红巨两系增生受抑,血小板散在少见。

4.综合分析

根据目测骨髓中异常细胞比例≥0%,AL无疑。

该病例中,外周血中异常细胞为原幼单核细胞,无异议;但骨髓中既象变异的原幼单核细胞,又象淋巴瘤细胞,但是,细细斟酌两者细胞形态特征,区别还是有的:

(1)若为淋巴瘤细胞,那就必须具有“瘤细胞”的“三大”“三深”“三千”特点,而它没有。

()若为原幼单核细胞,又有与经典细胞不同的地方,这也是原幼单核细胞变化大的特点之一,胞体、胞核、染色质、内容物几方面研判下来,还是原幼单核细胞,而不是淋巴瘤细胞。

故根据该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细胞形态特征几方面综合判断,可诊为:

1.AML-M5

.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陈恩伟-南京医院(江苏南京):

今日病例:患者老年男性,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不适,查血常规异常,LDH明显增高。血液系统疾病?X线检查示:右踝软组织肿胀。天前患者突发血尿,伴尿频,泌尿系统感染?考虑到凝血结果不太好,也不排除是出凝血紊乱所致的血尿。病程中食欲差,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现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增高,血小板明显减低,人工分类原始细胞占30.4%,LDH明显增高。AL无疑。

外周血及骨髓片可见原幼细胞,骨髓增生活跃,原幼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部分胞体大,胞浆量丰富、染灰蓝色、可见较多空泡,胞核不规则、可见凹陷折叠扭曲,可见核穿孔,核染色质较细致,核仁不清。原幼细胞有淋巴瘤细胞既视感,结合患者起病急的病史,考虑为原幼单核细胞。

综上考虑: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实际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出凝血紊乱也不少见,应予以重视!

黄兴琴-陆军医院(医院,重庆市):

今日病例:

一、简要病史分析

患者老年男性,主诉右下肢肿胀伴疼痛5天,血尿天,门诊查血常规异常,高白和血小板低,高乳酸脱氢酶,肿胀原因考虑为右踝软组织肿胀,予以对症处理后略有好转。而天前患者突发血尿,伴尿频。综上临床:患者起病急,病程短,出血症状,血象异常,除考虑尿路感染,泌尿系统肿瘤外,不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二、辅助检查分析

血常规:白细胞偏高,不贫血,血小板减少,分类单核细胞增高,原始增高,占30%,肯定是AL。

生化:肝功异常,高甘油三酯,高LDH,低白蛋白,与疾病进展有关。

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减低,D二聚体增高,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三、形态分析:

外周血:原幼细胞增高,形态同骨髓。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增高,该类细胞大小不等,部分巨大,呈不规则型,胞浆量多,灰蓝色,充满了大小不一的较多空泡,部分可见细小嗜天青颗粒,胞核多不规则,可见凹陷,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偶见该细胞吞噬现象。该类细胞考虑原幼单。

四、综上分析

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谢祖林-医院:

该患者老年男性,主要为右下肢肿胀伴疼痛与血尿,血常规示白细胞高,血色素正常,血小板减少,LDH增高,血片可见分类不明细胞,形态上像原幼单核细胞,多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骨髓涂片见较多分类不明细胞,该细胞胞体异常增大,形态多样;胞核多不规则,易见凹陷与扭曲,染色质多疏松网状,偶见核仁;胞浆量多,染蓝色或灰蓝色,可见大量空泡,可见少许粉红色颗粒及拖尾现象。

分析:患者老年男性,竟不贫血,很少见,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感染引起巨核系造血停滞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感染也可以引起血尿;其次从形态上胞浆见到空泡需要考虑ALL,AML-M5,淋巴瘤,横纹肌肉瘤及转移癌,该患者细胞形态偏向AML-M5与淋巴瘤。

意见:

1、感染骨髓像?

、AML-M5或淋巴瘤?请结合特殊染色、MICM综合诊断。

张建富老师评析

今日病例讨论结果如下:一、细胞形态学:1.ANLL-M5.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二、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单核细胞分化三、细胞遗传学:常规染色体检查无特征性。四、分子生物学检查:融合基因未见异常,基因突变为TET和KRAS阳性。综合MICM,该患者为非特指性AML。

今天的病例讨论目的再次学习多变的单核细胞形态,今天的细胞形态特征性非常明显,胞体巨大,多不规则。胞质量丰富,胞质中含大量空泡,核巨大,核型不规则,胞核上多见空泡,即穿孔现象。细胞形态我不做过多赘述,大家看到此类细胞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单核系,参与今天病例讨论罗异口同声的诊断M5,这说明大家对该类型细胞形态与诊断熟悉程度多么的高。仅作以下说明:本患者为老年男性,属老年白血病范畴,老年白血病中M5常见。右下肢肿胀伴疼痛是否与白血病有关?不好说,但血尿天肯定与白血病有关,一白血病患者虽白细胞总数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减少的,因此引起了泌尿系统急性感染。二感染伴血小板减少。医院门诊查血常规异常,高白和血小板低,就应该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以辨别细胞性质。根据此血象,虽无贫血,也考虑急性白血病。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明显增高,与原幼细胞胞质中大量空泡有关,含大量空泡者细胞破坏增加,细胞破坏增加者LDH会明显增高,比如良性疾病中溶血性贫血也可以。凝血指标障碍也符合急性白血病表现,比如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二聚体增高。

细胞化学染色:

各类检查报告:

主编

王蓉,女,副主任技师。年7月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检验专业,年8月至今在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工作。年7月到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研修三个月,系统学习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年8月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医院研修骨髓病理诊断技术,熟练掌握了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病理诊断技术。年获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掌握各类血液病的临床及诊断技术,掌握WHO的诊断及最新进展。擅长多种恶性血液病的骨髓涂片及骨髓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对淋巴肿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独特见解。

王慧,女,检验技师,年苏州大学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年8月至今就职于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先后在免疫分型诊断学组、细胞遗传诊断学组、分子生物学诊断学组和细胞形态学诊断学组轮转学习。熟练掌握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MICM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熟练掌握了常见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规范。尤其对流式细胞仪在LPD的诊断和分型的应用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王琰,男,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主管技师。01年至今于医院血液病理诊断中心从事血液病诊断工作,学习并熟练掌握流式检测与分子检测,现致力于细胞形态学分析,擅长结合流式与分子对血液病进行综合诊断。

秘书

张姝,女,本科学历,主管技师。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现就职于医院独墅湖院区。01年至年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具有丰富的血液学理论,能熟练掌握常见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先后发表论文两篇,主要研究方向:骨髓细胞形态。

郑潇寒,男,本科学历,检验技师。年毕业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就职于医院检验科。具有一定的血液学理论水平,参加多次血液病与形态学竞赛并数次获奖。

形态学之家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sl/86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