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诊启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39.html
贫血健康指导
一、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二、贫血严重度的划分标准
贫血的严重度
血红蛋白浓度
临床表现
轻度
90g/L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g/L
活动后感心悸气促
重度
30~59g/L
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悸气促
极重度
30g/L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粘膜苍白。病人常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气促、恶心、胃肠胀气等症状。部分严重贫血病人可出现低热。
四、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史治疗贫血的首要原则。如慢性失血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只有去除病因(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出血等);才能达到纠正贫血并彻底治愈的目的。
2、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雄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对症和支持治疗输血史纠正贫血的有效治疗措施。
五、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疲劳,预防跌倒。若出现心悸、气促时,应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
2、加强营养,一般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缺铁性贫血者进食高铁质食物,如动物肝、瘦肉、豆类、紫菜、海带及木耳等,动物食品(肝、肉、蛋)比植物(豆类、紫菜、海带、木耳等)中铁更易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者多进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绿叶蔬菜、水果、谷类、动物肉类等。
3、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限制探视。避免与有感染的来访者接触。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做好口腔护理,保持会阴及肛门卫生。
参考文献: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码:C-健康教育-XY-05
修订日期:-10-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