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准妈妈在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妊娠后,由于准妈妈体内对氧的需求量增多,新陈代谢加快,同时子宫中,胎宝宝、胎盘发育增长使血容量增加。在增加的血液中血浆增加要比红细胞为多,因此形成了孕期血液稀释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医学上称为生理性贫血,且较多为缺铁性贫血,但长期的贫血,产前检查中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脑供血不足,血中含氧量不足就容易导致晕倒。同时贫血可造成胎宝宝营养供应不足。
一、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低下,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也差,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的风险也会增加。例如:胎盘缺氧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贫血降低产妇抵抗力,容易发生产褥感染。
2.对胎儿的影响当孕妇患重度贫血时,经胎盘供氧和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胎儿生长所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二、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
由于妊娠期血液系统的生理变化,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于非妊娠期妇女。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为,孕妇外周血红蛋白g/L为妊娠期贫血。妊娠期贫血分为轻度贫血和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为重度贫血。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贫血
妊娠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等,以增加铁的储备。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鸡血、豆类等。在产前检查时,孕妇必须定期检测血常规,尤其在妊娠晚期应重复检查。
治疗的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般性治疗包括增加营养和食用含铁丰富的饮食,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给予对症处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