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学术活动中,医院的路瑾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这一经典话题,针对这一话题路瑾教授从三个层面展开了论述,以下就是针对第二个层面“MM贫血、肾损害的管理”直播内容的精彩回顾。
MM贫血的管理
85%MM患者在初诊时会出现贫血,通常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常用治疗包括输注红细胞、促红细胞生成治疗和补充铁剂等。贫血患者可选择短期输血治疗,但输血对于贫血的改善作用是短暂的,每隔2-3周时间需重复输血。此外,输血具有一定的风险,如免疫反应、感染、铁过载,甚至诱导移植物抗宿主病。
一项研究表明应用红系造血刺激剂(ESA)可以降低因红系细胞反应增加所带来的输血相对风险达35%,提示ESA能减少输血需求,改善MM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推荐贫血患者可考虑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EPO在年时即已开始进入研究,目前已获得多项II期/III期临床研究的证实,能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输血频次,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态。目前血源紧张,尤其是合并肾损害的患者,EPO是非常好的治疗选择。但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PO的获益不明显,需要控制疾病本身以改善症状。
EPO具体的使用时机包括患者血红蛋白水平(Hb)10g/dL,或患者Hb12g/dL,且已出现由于贫血所导致的症状。临床中当患者Hb12g/dL即需要接受治疗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使用过程中EPO的起始剂量为10,U每周3次,或30,U/40,U每周1次;或联合达依泊汀mg/周或mg/3周;4周后若患者的Hb增幅10g/dL,可加倍剂量使用;治疗6-8周后,若患者对于EPO无反应,应停药。
MM患者除了EPO下降引起的贫血,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或者长期铁摄入不足或铁利用障碍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下,需要补充铁剂。MM肾损害的管理
骨髓瘤肾病的形成原因包括近曲小管细胞受损及萎缩;间质性肾炎和纤维化;远曲小管管型。其他包括各种沉积病是造成肾损伤的重要因素,如淀粉样变性,主要是γ轻链的沉积,会导致肾小球浸润;轻链沉积病,主要是κ轻链沉积,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并且轻链会沉积于肾小管基底膜,尤其是远曲小管;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包括轻链和冷球蛋白);此外,还包括很多继发因素,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反复感染、非甾体类药物的使用、造影剂的使用等因素,都会进一步加重肾损伤。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成分多以轻链为主(溢出性);肾功能不全主要体现在肌酐升高,GFR和CCR下降,严重时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功能障碍体现在近端肾小管可出现Fanconi综合征,以及近端肾小管酸中毒顽固性低钾血症,而远端肾小管可出现尿崩症。15%~25%MM患者初诊时已存在肾脏损害,肾衰竭是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与早期病死率增加有关,需要及时和适宜的干预治疗。《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针对MM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推荐水化、利尿,以避免肾功能不全;减少尿酸形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有肾功能衰竭者,应积极透析,如高截留量的透析;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避免使用静脉造影剂;长期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需监测肾功能。此外,合并可逆肾损伤的MM患者使用PI类药物可以缓解肾损伤症状,而对于已经形成不可逆肾损伤的患者,可能考虑肾脏移植的可能性。精彩视频请扫码观看!
精彩视频请
专家简介
路瑾教授
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等的临床以及实验室的研究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会长兼骨髓瘤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多发性骨髓瘤联盟理事
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医院学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协作组成员
医院支社主委
精彩节目,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