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投稿04依然期待

游记投稿活动作品04

依然期待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者梁嘉琪

关于旅行,这句略鸡汤的话,是我在路上想的最多的。

我在人际关系中并不能算是一个主动的人。旅行,对我来说,至多两人足矣,人多则嫌吵了,况且更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风险。在我的那个叫做护照的小红本里,韩国签证最多,14年到如今,前后贴了四页。

.06

次毕业旅行, 次去韩国, 次出国。

同去的大学同学,喜欢SuperJunior。那时的我们,是不怎么会韩语的。

正赶上梅雨季节,去济州岛的飞机全线停航,无端生出许多无计划的时间。趣味不同的我和同伴决定和平分手,各无遗憾。无星可追的我决定到 去感受历史的现场。

——朦胧中可见的朝鲜村庄——

去展望台的路很远很复杂,搜索信息到凌晨,也勉强只弄清楚了公交车要坐到哪一站。四年之后,我还仍记得的路线,大致是地铁坐到首尔站,换乘京义中央线,到京畿道的某市的某一站换乘公交,在离终点站倒数第二站的位置下车。虽然只是离首尔五、六十公里的地方,却完全是一副荒无人烟的乡村景象,在公交车行驶的途中,竟还看到了一处公墓墓园。我一路紧张,每一次报站,都要仔细核对显示屏上的站名和地图导航上的站名,乘客也一站更一站地少,到了我要下车的地方,竟只剩下了我一个。

司机师傅像是圆满完成任务扬长而去。我下车环顾四周,是一条类似国道的快车道,两边是绿色的围栏,顺着车开走方向右手边是一座不高但绵延的小山,可以看到一条上山的公路,从标石的字上认出是我要去的乌头山展望台,但入口处拦着一道军用栅栏。

——韩方的公路——

按照查好的攻略,我应当在山脚下坐摆渡车上山。没错,路对面确有一片停车场,但丝毫没有这是一处景点的停车场的景象。甚至,我看不到一个人。心中的忐忑到了极值,在停车场的空地上茫然地看向四周,不知如何自处。片刻后,一位大叔不知从哪走过来,问我:“是要去展望台的吗?”我连忙答“是的”。大叔走进彩钢板搭建的管理室,拿了车钥匙出来,说,“在这等我一下。”便开了一辆大巴出来,让我上车。我仍然满脸写着一个“懵”字,难道摆渡车不是按时间出发?难道整辆车就只有我一个游客?上车的时候似乎大叔还问了我什么,我用英文答了。上山的路七拐八拐,两分钟不到就到了山顶。如果不是遇到中国旅游团,可能我要成为当日该时段 一位游客了。参观的过程,依然不敢放松,毕竟 次直面分裂的历史现场,仿佛稍有不慎就会挨上一枪,殒命南北边界了。

—— 瞭望台的追墓碑——

参观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从南北分裂、亲人永隔的悲悯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境地:既没有游客,便没有大巴车上山,既没有大巴车上山,便没有大巴车下山,那么请问我该如何下山?除了坐下等车,我却也没有想出任何语句可以和工作人员沟通。猜想是山上山下一定使用着某种对讲机式的联络设备,忐忑还没有上升到焦躁,便看到一辆大巴车回旋着摇摆着上来了。更让我心里暗自庆祝的是下山竟不是我一个人了,一位中年女性和我一同上车,很有礼貌地和司机师傅打招呼,想是韩国人了。

——韩方的哨所——

下车之后,是要乘来时的公交回去,下车的站说是倒数第二站,实际上终点站便是我乘摆渡车的停车场。正在犹豫该在哪里等车,和我一同下车的大妈已经向司机提问了,看我也正茫然,便问我说是不是也要坐公交车,告诉我在路边的站牌下等着便好。那时已经是中午,阳光刺眼,我们站在站牌旁,自然而然开启了对话。内容大致是从要回哪里去聊到我的毕业旅行,又聊到大妈生活在澳大利亚,但并没有谈分裂和北边,还有亲人。显然我一个外国人出现在这荒郊野岭,成功引起了大妈的担心,问我是否知道在哪一站乘地铁,我答某某站,大妈似乎并没听说过。我笑着跟她指站牌上那一站的地铁换乘标志,她才放心说好,并说自己是要坐到快到终点的地方。几分钟车便来了,大妈在前排坐下,我则习惯性地坐在后面。有了来时的经验,我对于沿途各站和景物已经相当熟悉,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很丰富的信息。

到了我该下车的地方,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我按了下车铃,看到坐在前面的大妈正在看着我,一边笑一边点头。下午的太阳刚好照在她脸上。我也笑。其实真的不用这么担心我,一个21世纪的的青年。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以后每次要自己出去旅行的时候,总会想起这段经历:停战线、紧张情绪、生死离别、大巴车、阳光、大妈的笑。

.04

韩国交换留学中。

四月正是春盛之时,那年流行的赏春项目是到韩国南边的镇海去看余佐川的樱花,参加海军士官学校的军港祭。因为不想耽误上课,没有跟五六人的小型中国交换生旅行团出发,而是自己踏上了往马山的大巴。

——余佐川的樱花——

镇海的樱花那一年已经闻名到何种程度呢?所有青年旅舍全部爆满,我无奈只好选择预定相邻十几公里的马山的一家青旅。到马山市,已经是晚上8点,旅店所在的地方,像是一片市场,店铺林立但晚上早已打烊,在一条小胡同里找到了旅店的招牌。是在三楼,便上楼,经过二楼是一家咖啡店,玻璃门里透出黄色的光,里面一位大妈正在整理,也像是准备打烊。到三楼按门铃,却听到楼下有声音答应,不一会儿,刚刚正在整理的大妈上楼来,跟我说,没想到自己收拾着的功夫你就来了。

——镇海站的樱花——

心里大概清楚了,这栋建筑大概是大妈的财产,二楼咖啡厅,三楼做民宿,都由大妈一人打理。

大妈说的是略带马山口音的标准语。何谓马山口音?《请回答》里,娜静一家便是从马山搬到首尔,没看过也没有关系,但凡听过我国的东北普通话、四川普通话便不难想象。

大妈以快进般的语速讲完了厨房、卫生间、公共区域的使用规则,但仍然没有打算放我走的意思。拉着我,问我第二天去哪里,我说去镇海看樱花,大妈笑着说我就知道,最近南下的首尔人都是来看樱花的,

尽管当时在韩国已经近一年,交通对我来说并不能算值得担心的问题,所以只大概查了去镇海的公交路线。所以在大妈问我知不知道坐哪趟公交的时候,鉴于来时发现附近胡同岔路颇多,便趁机询问乘车地点。大妈很开心地告诉我要怎么七拐八拐走到公交站,并且打开地图,指着地图说,公交站有两趟公交能到镇海,一趟停镇海站,一个趟停余佐川,若前一趟车来,你就先到镇海站,沿着铁路看樱花(当年铁路、火车和樱花是那一年很网红的赏樱认证照),再走到余佐川;如果后一趟来,就反着来。替我规划完行程,大妈还加了我的kakaotalk,心满意足地下楼睡觉去了。大妈的kakaotalk,头像是一本书,并且自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本书的封皮,想必是又有新的阅读。

——镇海军港祭展出的军舰——

那一次旅行,其实是我在韩国 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旅行。除了镇海,还去了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的故乡巨济岛。没有同伴,但认识了庆尚南道的人们,就像《请回答》,就像那位大妈,看到了丰富的生活,充实的内心和热情的善良。

.05

研究生毕业旅行,交换留学结束后 次回到韩国。

韩国对我来说,已然如故土般熟悉了,三年前未能成行的济州岛,也终于被写进了行程。

带着室友从首尔一路向东到江陵看过端午祭,南下到釜山,再乘飞机到济州,之后再从济州回到首尔,一路相当顺畅且愉快。在济州,我们计划环岛顺时针游览,先到城山日出峰、牛岛,再到西归浦、中文旅游区, 回到济州市,登汉拿山。

因为是外国人,又会那么两句韩语,敬语用的也还算熟练,小城市里经营旅店的,又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长辈,所以无论到哪,旅店店主总是像那位马山的大妈一样,爱和我扯两句闲话,我也乐的能多练两句口语。到了西归浦,我们预定的是一家青年旅舍的上下铺两 ,房间狭小仅能转身,晚上买回来当地有名的紫菜包饭,便带到楼下厨房的餐桌上吃。

一楼的床位房里,一群大学生年纪的中国女生似乎是刚认识,正在热烈地讨论着韩国的吃住行,厨房里是一位外国姑娘,看肤色大约来自南美国家,旁边是青旅的员工,一位大概二十五岁左右,略胖的女生,正一边收拾一边和这个姑娘用韩语交流,听口音并出来不是韩国人。

我们坐下,开始是各吃各的,或许是听到我和同伴用中文交流,青旅的姑娘跟我们搭话问我们从哪里来,又说自己来自香港,在这里打工旅行。我们四个用英语、汉语和韩语混杂着有一句无一句的聊着,一会儿,青旅的老板,也就是我们入住时给我们办check-in的大叔回来了,还跟着两位年龄差不多的大叔,三个人似乎是喝了酒,却又没完全丧失逻辑,正是话多的时候。

老板大叔应当说是面相最清秀的一位了,瘦脸、韩国人式的小眼睛、皮肤白;他身边的两位大叔,一位是圆脸,脸颊泛红,但很有棱角;另一位肤色则偏黑,配上突出的颧骨,看上去有些阴郁,话也不多。老板大叔向自己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员工,外国姑娘也和老板打了招呼,显然,接下来我们这俩初来乍到的新客吸引了大叔的兴趣。大叔们顺着酒劲一个个成了话痨,从谈话里知道,老板大叔和黑脸大叔是小学的前后辈,圆脸大叔则是黑脸大叔的朋友,老板大叔从首尔来济州岛开了这家青旅,黑脸大叔带着圆脸大叔来找他顺便度假旅行。大叔们好奇心旺盛,关于中国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话题从中韩关系到香港电影又到化妆品,圆脸大叔甚至骄傲地跟我们炫耀自己年轻时长得像周润发, 知道我们还要回到首尔,一个兴奋跟我约定说要在首尔要把儿子介绍给我。

夜渐渐深了,大家陆续回房间,大叔们也说要找地方喝第二轮,我们便结束了这段多方会谈。

第二天,我们退房,老板大叔问我们下一站去哪,我们说去中文旅游区看柱状节理带(一种火山喷发后岩浆受压力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大致呈六棱柱状),香港姑娘也在,说老板大叔要去趟济州市,怂恿他带上我们俩。大叔没怎么搭理香港姑娘,我也认为一定玩笑话,便表示我们自己也可以去,交通也很方便。哪知道大叔直接说,等我一下我把车开过来,我不敢相信,问:“真的要送我们吗?”大叔说:“反正顺路嘛。”就这样,大叔带着我们30分钟不到便到了目的地,写过大叔后,我们一直感叹,在济州岛,果然一切人际关系都变得简单。

游览完柱状节理带,当晚我们便到达了济州市。第二日,我们按计划去爬汉拿山。地图上,汉拿山的攀登路线有两条,我们打算从距离济州市近的一条路上山,沿另一条路下山,如此便可以不走回头路。

上山的路上一路都有标示牌,提醒游客必须在一点之前登上山顶,汉拿山海拔并不高,所以我对我们两人的速度和体力可以说是自信满满。一路上有两三个休息所,可以供人们歇息补充体力。汉拿山是座火山,所以登山路开始平缓,越往上走则越陡,并且与国内景区不同,汉拿山的登山路没有太多的人工阶梯,尤其到半山腰往后,便全是原生态的石头,须得自己判断和计算路线。同伴体力已经快要透支,我们在 一个休息所休息时,亏的好心人提醒才知道12点之前必须通过这个休息所,不然山路封闭,便见不到白鹿潭了。那时已经是11点50多几分,我们赶紧起身,成为 一批通过关卡的游客。同伴的体力持续在下降,走不到十几步便需要休息一下,我在前面,走两步等等她,说说话,在我们后面通过休息所的游客一个接一个地超过了我们,尤其走到离山顶还有几公里的地方,植被只剩下矮树,没有丝毫阴凉,整个人暴露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阳光下,汗水已经湿了全身,早早到达山顶的游客已经陆续开始下山。

也就是在某一个瞬间,我停下来打算等一等后面的同伴,顺便望一望还有多远的路,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正在愣神,那张面孔却先于我有了反应,对我喊了两遍“slowcity”,我才猛然反应过来,那时西归浦那家青旅的名字,而眼前这位,正是那晚没怎么发言的黑脸大叔。当时的感觉,要怎么样去表达呢,就像是已经归于沉寂的历史,重新发生在现实,尽管前后只隔了两天。

——上山路上大叔给我们拍的合影——

大叔先是一番嫌弃我们上山的速度,又问我们一会儿怎么下山,我答打算从另一条路,大叔一惊说:“我记得那条路下去没有公交啊。”我说地图软件说是有某一路公交的,大叔说:“那趟公交我记得只有周六日开啊。”我是将信将疑,毕竟这么 的景点,地图上标注的交通信息应当比较可信,但隐隐担忧。还没等我从疲累的身体中腾出大脑来思考我们的下山路,大叔那边已经自己决定要陪我们上到山顶再从另一条路下山了。我再三表示没有关系,不行的话我们原路返回也可以,但丝毫没有动摇黑脸大叔的钢铁意志。

——白鹿潭的自拍——

后来的路,就一直有大叔陪着我们了,一直在鼓励我们,提醒我们多补充水分。上到山顶我才明白,白鹿潭只能逗留到中午一点,一点钟一过,必须开始下山。可怜的我们到达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分钟不到了,于是我们在大叔的指挥下,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游客照的拍摄。我和同伴和大叔提议一起自拍,大叔腼腆地摆了摆手,但 还是和我们一起留下了一张自拍。

——山顶的合影——

下山的路上,大叔也一路和我们同行,甚至不时要求给我们拍照,发给圆脸大叔和老板大叔炫耀。和那段上山路一样,下山路也多数是原生态的石头路,导致我对于那段路的记忆,充斥着一种极度疲惫的感觉,不仅是肢体上的,还因为大脑始终被分割成好几块,一面要控制住自己打颤的双腿,一面要分析前面的路该如何落脚,还要硬生生割出一块区域处理大叔发出的语言信号,还要及时作出回应,所以数小时的时间里我们都聊了什么,我的记忆已经所剩无几,现在还有印象的,是他讲从首尔搬家到济州岛,他女儿在德国学小提琴,我讲我在高丽大学交换,讲大学应援,酒文化,玛格丽米酒……下山时还遇到一对首尔来的父子,年轻的父亲说儿子已经来过汉拿山数次,每次都有自己的考察目的而且全程没有要求父亲抱过,又问大叔和我们的关系,我们解释了是半路被大叔捡到的,又一起聊了中韩关系对济州岛游客数量的影响。

——下山路上——

就这样终于到了山下,并在下山路的终点处被大叔强烈要求拍了一张认证照。大叔走到公路对面,问做小生意的人是不是只有周末有公交,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们还没来得及开始慌张,大叔已经胸有成竹开始给自己西归浦的朋友打电话,让朋友来接我们,并拉我们走进公路边的小餐馆,说:“刚刚说喜欢和玛格丽的吧,反正从西归浦过来还需要些时间,吃点东西喝杯玛格丽吧。”就这样,我们被黑脸大叔中途“捡”到,护送下山,还厚着脸皮被请吃了煎饼和米酒,大叔的朋友把我们送到了最近的公交站。大叔则跟朋友回了西归浦市,临走时,我对大叔说了很多遍谢谢,鞠了很多次躬。

——下山路的终点——

后来,在首尔,我们也见到了圆脸大叔,大叔请我们吃了海螺拌饭,喝了咖啡,我加了大叔的kakaotalk,约定他来中国时请他吃饭。

写得似乎有些太多了,记忆只是一个瞬间,但写出来却又这么长。我们总在探讨旅行的意义,对于我而言,或许就是对未知的忐忑,和这样一个个如花火般善良和温暖的瞬间,照亮暗夜里的路。让人仍然期待,期待未来仍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期望。

作者:梁嘉琪

图片:梁嘉琪

排版:大米饭

梁嘉琪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gr/2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