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个月-3岁的宝宝是贫血高发人群,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体里带来的铁质以及母乳中的铁日渐不足常常会引发宝宝贫血。宝宝贫血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宝妈一定不能忽略。
1)铁为什么对宝宝这么重要?
铁是血色素的主要成分,在血液中负责携带氧气供应全身细胞及器官组织,能带给宝宝红润的肌肤、健康的免疫系统,并预防贫血的发生。同时铁还在宝宝的大脑和神经里担当着重要角色,让宝宝拥有正常的行为、稳定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力和较好的学习能力。
2)什么原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先天性储铁不足:正常情况下,孕妈每日提供给胎儿的铁不但足够生长之用,还有富余储存在胎儿的肝脏里面。如果母亲在孕期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孩子就容易出现贫血。
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由于胎宝宝铁的储存主要是在最后3个月,所以早产儿体内储存的铁相对较少。双胞胎从母体内应获得的铁的总量要超过一般宝宝1倍。如果母亲供应不了,双胞胎体内储存铁就会不足。
宝宝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速度快的孩子,血容量增加也快,因此对铁的需要量也多。
3)如果铁补充不足,就容易出现贫血。
饮食因素:食物中摄入铁量不足,这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
疾病因素:失血性疾病,如肠息肉、钩虫病、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都可以造成缺铁性贫血。
4)哪些食物含铁丰富?
铁质可分为血红素铁(红肉和鱼类等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的)和非血红素铁(海藻、蔬菜、大豆等植物性食品中含有的)。肉类如牛肉、羊肉、动物肝脏和血、鱼类等含铁比较丰富。蔬菜如苋菜、雪里红、小白菜、芥菜等深绿色蔬菜都是铁的良好来源。此外,如蛋、黑芝麻、全谷类、干果类等也是补铁不错的选择。
5)蛋黄是6个月宝宝补铁的首选吗?
大多数宝妈为了给孩子补充铁剂,往往都会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添加蛋黄,但是这样的补充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呢?一是蛋黄里的蛋白质对于宝宝娇嫩的肠胃来说,是大分子物质,由于宝宝的肠道壁通透性非常大,就容易滤过蛋黄里的蛋白质,成为引起宝宝过敏的过敏原,造成宝宝的过敏反应;其二:虽然蛋黄属于血红素铁,其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些,但也不过在15%左右。试想想,1/4的蛋黄中能被小宝宝吸收的铁质又有多少呢?因此,当宝宝需要额外补充铁质时,妈妈首先考虑的是让宝宝既能避免过敏,还能有效地补充铁质,提高铁质在宝宝体内被吸收利用的效率,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所以,我建议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6)加强铁质补充的5点小注意
对七八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补充铁质的同时,可以适当喝些带酸味的果汁,如橙汁、猕猴桃汁、番茄汁等等,这些带酸味的果汁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宝宝体内铁质的吸收和利用,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给宝宝制作辅食,可以选择使用铁锅。在制作辅食的时候滴几滴柠檬汁,会让铁锅本身所含的铁质渗透到食物中,从而增加食物的含铁量。
水煮食物时,煮的时间不要过久。原因是当食物以水煮的方式烹调时,容易造成铁质的流失。
喝牛奶的时候,不要同时补充含铁质的食物,因为牛奶会影响铁质在体内的吸收利用。
铁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铁的摄入量,0~6个月,6毫克/天;6~12个月,10毫克/天;1~3岁,12毫克/天。
7)并非所有的贫血都是缺铁引起
缺铁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导致贫血的原因,此外,还有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性贫血、中毒性贫血和先天遗传缺陷导致的地中海贫血等,所以宝宝如果贫血严重,医院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