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微导语
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不但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而由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是其中最常见原因。缺铁性贫血主要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6个月至3岁婴幼儿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儿生长迅速,缺铁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一般含铁为1.5mg/L,牛乳为0.5mg/L,羊乳更少。人乳的铁吸收率较牛乳高。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在不能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母乳喂养儿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或者营养不均衡亦可发生贫血。
缺铁性贫血如何防治呢?
A预防:做好婴幼儿饮食喂养。母乳中铁虽不多,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该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小儿消化能力较差,添加辅食要逐渐添加,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可给予富含铁质的食物:黑木耳、海带、猪肝、肉类、豆类、蛋类等;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会减少铁的吸收。
B治疗:轻症患者改善饮食即可治愈,缺铁严重的需要药物治疗: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可供选择,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补充铁剂应按照体重计算,剂量过大会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还可产生中毒现象。应用铁剂治疗一般3-4周后贫血被纠正,铁剂治疗一般需要应用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总疗程2-3个月。
总之,缺铁性贫血虽然比较常见、危害较大,但是经过积极防治,一般能很快得到纠正,各位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