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上升,常可高于×/L。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L时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病: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④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由于它的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所以才被称作“血小板”。它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平均直径只有2~4微米,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毫升的血液中含有血小板的数量可达10万~30万个。
希希是一个活泼的四岁男孩,每天蹦来蹦去,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最近几天,细心的妈妈发现希希的胳膊和小腿上总是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好几天都没有消退。而今天上午,幼儿园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希希的鼻孔出血了,按了半小时才止住。这可吓坏了希希妈妈,她立即带着希希去看医生。医生给希希查了血常规,结果是希希血液中的血小板比正常值明显减少了。医生说这可能就是引起希希最近皮肤出现瘀斑和鼻出血的原因。但是,血小板是什么东东?血小板又有什么用?是什么原因使希希的血小板减少了呢? 这不,希希妈妈带着希希来医院儿科刘桂兰主任的专家门诊寻求帮助。
希希妈妈:刘主任您好!请您先给我讲一下血小板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作用呢?刘桂兰主任: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由于它的形状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所以才被称作“血小板”。它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平均直径只有2~4微米,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毫升的血液中含有血小板的数量可达10万~30万个。 可别小看了血小板,它的作用可大了。当我们受伤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血管破损的时候,大量血小板会马上聚集在血管破损处,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在血管裂口的地方;另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出促使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的物质,防止血液从破损的地方流出去。打个比方吧,血小板就好像是堤坝决口的时候我们用来堵住洪水的一个一个沙袋。
希希妈妈: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难怪希希最近会这么容易出血了。但是是什么原因引起希希血小板减少的呢? 刘桂兰主任: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可能是血小板的生成减少了,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血小板的生成减少;一方面是血小板被过多的消耗了,也就是说当身体里有很多小血管发生的血栓的时候,就会有过多的血小板用于止血,血循环中的血小板也就少了;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血小板被身体里产生的抗体破坏掉了,这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这种病就叫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
希希妈妈:什么情况会导致我们体内产生破坏血小板的抗体呢? 刘桂兰主任: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大多数孩子在发病以前3周左右会有“感冒”,还有一些孩子是在得了风疹、麻疹、水痘等疾病以后3周左右发生的血小板减少。你回忆一下希希最近是否得过类似的病。
希希妈妈:您这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希希大概3周前确实是有点打喷嚏、流鼻涕的表现,但是不重,我也没太在意。那么现在要怎么才能明确希希是不是就是ITP呢? 刘桂兰主任:我们可以抽血检测血中的血小板抗体水平,另外还应该做一次骨髓穿刺来明确诊断,同时可以除外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
希希妈妈:骨髓穿刺?会不会很痛啊?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啊? 刘桂兰主任:一般来说,我们选择胸骨对儿童进行骨髓穿刺,穿刺所用的针头和我们平时静脉输液用的针头一样大,对孩子的损伤很小。只要术后对针眼的地方按压半个小时左右,也很少会有出血。
于是,希希妈妈带着希希进行了静脉抽血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显示希希血液中血小板抗体的水平确实是增高了,而且骨髓检查也证实了希希得的就是ITP。希希妈妈再次来到了刘桂兰主任的专家门诊。
希希妈妈:刘主任,现在希希的病能够确诊了吗?要怎么治疗呢? 刘桂兰主任:根据希希的病史以及血小板抗体、骨髓涂片等检查结果,希希可以明确诊断为ITP。由于血常规显示希希的血小板数量为每毫升血液中仅有1.8万个血小板,不足正常值的五分之一。这么低的血小板水平下,及时没有磕碰也随时可能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所以应该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激素可以减少抗体的产生,也有预防出血的作用。另外也可以考虑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冲击治疗。
希希妈妈:应用激素有哪些副作用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冲击治疗是怎么回事? 刘桂兰主任:应用激素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钙、骨质疏松、肥胖等副作用,而且服用激素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不过,虽然激素有许多副作用,但是仍然是ITP的首选治疗。只要规范、合理的应用激素,许多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当然,对于血小板水平很低的孩子,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冲击治疗也会起到很好的疗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水平,减少了出血的风险,而且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避免了激素的副作用。但是丙种球蛋白相比激素来说,费用要多了不少。
希希妈妈:能够靠输血小板让血小板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吗? 刘桂兰主任:不行。因为ITP的病因就是身体里产生了破坏血小板的抗体,输入的血小板会被身体里的血小板抗体迅速破坏,而且输入的血小板还有可能诱发体内产生更多的血小板抗体。因此输入血小板不能有效的提高血小板水平。只有发生了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时,才会考虑输入血小板。
希希妈妈:这个病能治好吗?病治好之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刘桂兰主任:75%以上的ITP患儿可以在6个月内痊愈,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的患儿中也有三分之一在3年内自行痊愈。但是在血小板恢复正常之前,一定要减少活动,避免受伤,尤其是头部外伤,进食软饭和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希希妈妈:听您说了这些,我就知道希希的病是怎么回事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定期给孩子服药的。 刘桂兰主任:另外还要注意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口服补钙,定期复查血常规,根据血小板的水平调整治疗。
希希妈妈:好的。谢谢您,刘主任!
后记:希希妈妈带着希希回家后,遵照刘主任的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1个月后希希的血小板就恢复到正常水平,逐步停药后多次复查血小板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希希的ITP真的治好了!
(左英熹)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mbocytosis,PT)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于年由DiGuglielmo首先报道。本病发病率低,过去认为本病为所有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最少见的一种。但研究发现本病并非少见,甚至高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二)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医院康复病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推荐
血液太黏稠了!化血栓、防心梗吃它很管用!
年纪越大,血液垃圾越多!秋天这一物带皮吃,清血、祛病、延寿!
血液粘稠,少吃三物,多喝二水,做好一件事,防血栓,更健康!
觉得不错
点支持小编吧↘
点击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服务栏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