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567151.html01.什么是糖尿病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血糖监测方法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又叫动态血糖监测)。(1)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模式中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其频率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兼顾有效性和便利性,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是无法精细反映全天血糖的波动变化。(2)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平均水平的金标准。因此对于治疗调整后的血糖评估存在延迟效应,同时HbA1c难以反映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也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3)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并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02.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并与血糖浓度呈正比,保持天左右。其含量的多少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临床意义:HbA1c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的情况,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正常参考值:4%~6%,建议控制在7%以内,但具体控制程度应个体化。检测频率: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准确的,应以空腹和餐后血糖为准。03.什么是高血糖?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则称为高血糖。04.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05.糖尿病血糖监测的具体原则有哪些?(1)因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2)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饮食和运动。(3)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4)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血糖,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等,根据血糖监测情况以优化治疗方案。(5)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等患者的监测,应遵循以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06.哪些糖尿病人群需要做持续葡萄糖监测?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可以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可提供全面的血糖信息,为了解血糖波动的特点和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做CGM系统监测的适应证为:(1)1型糖尿病;(2)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在血糖监测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②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③血糖波动大;④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4)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5)患者教育CGM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饮食、运动、饮酒、应激、睡眠、降糖药物等导致的血糖变化,因此可以促使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医患双方更有效的沟通。(6)其他特殊情况如合并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特殊类型糖尿病、伴有血糖变化的内分泌疾病等。其中1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以及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是首选推荐进行CGM的人群。在合适的情况下,CGM还可用于临床研究,是评估及指导治疗的有价值的方法。07.监测血糖的时间点有哪些?(1)每天监测4次:三餐前,睡前(2)每天监测7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下半夜还要再测1次。(3)出现低血糖时要马上采取措施(测血糖、喝适量的糖水等)。08.如何看懂并分析实时持续血糖监测(CGM)数据?推荐采用“三步法”标准分析模式解读CGM图谱及数据对于3天的监测结果,建议第一步分析夜间血糖,第二步看餐前血糖,第三步看餐后血糖。每个步骤先观察低血糖、后看高血糖,并找到具体的原因以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对于14天的监测结果,第一步看达标时间,第二步注意看血糖波动,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