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干细胞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患者追求最佳疗效和治愈的重要手段之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事先分离出病人自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然后冻存起来,再经过预处理化疗,把冻存的造血干细胞再回输到病人体内,以恢复造血重建的过程。根据NCCN指南及国内专家共识,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高危或复发难治淋巴瘤(HL)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也是中低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线选择。外周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核心环节。医院血液科目前拥有国内较为先进的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过程为从患者身上抽取全血,添加抗凝剂,分离血液成分,采集特定单个核细胞(包含CD34+造血干细胞),然后将未采集的成分回输给患者。该血细胞分离机的优势在于:1.采集细胞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纯度高,采集物总体积小。2.针对每一个病人所适合的程序进行适宜的控制,体外循环量相对较低,患者采集过程舒适度高。3.采集物更为浓缩,不仅可以降低冻存造血干细胞的费用,而且显著减少患者回输过程的冻存剂输入,减轻患者疼痛感。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应用为血液科患者带来了福音,大量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获得了数量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施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采集前经过了多个疗程大剂量化疗,导致采集干细胞极为困难,采集失败,甚至失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机会。面对这样的困境,我院血液科参考国外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创新性采用新动员手段,最近连续为多例经过多疗程大剂量化疗的难治复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施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质量(CD34+细胞数量)在山东省脐血库居省内首位。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顺利进行实施,疾病得以长期缓解,甚至治愈。林某,45岁,年4月30日因“贫血半年,乏力1周”于外院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4E0(CBFβ-MYH11融合基因(+)伴KIT基因突变,WT1基因过表达)。经诱导治疗获缓解,外院应用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3个疗程,IA方案1个疗程,期间出现严重化疗后骨髓抑制,重度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虽然经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但是患者出院后对严重的肺部感染心有余悸,自行停止化疗。年3月,患者多方打听,慕名到我院就诊,综合患者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流式、染色体、基因检测,李大启主任做出诊断:AML-M4EO,第1次复发。李主任为患者制定了HAA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患者骨髓涂片再次获得了完全缓解,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阴性。诱导治疗的疗效非常满意,需要系统的缓解后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以进一步巩固疗效,获得长期生存。但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缓解后系统化疗,自动离院。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乏力,经检查诊断AML-M4EO(第2次复发,伴CBFβ-MYH11融合基因(+)伴BCOR基因突变,WT1基因过表达)。该患者属于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再次获得完全缓解非常困难。尽管治疗难度极大,李大启主任医师并没有放弃,而是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以及我院采用地西他滨联合I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取得的疗效(相关论文在SCI杂志已发表),为患者制定了地西他滨联合IA方案再诱导的治疗策略。患者D-IA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长,粒细胞缺乏长达20余天,属于粒缺合并感染的高危患者,我们参照国际IDSA指南对细菌、真菌感染进行了规范预防,对突破性真菌感染进行了及时的抗真菌治疗,最终,患者终于平稳渡过了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这一最危险的阶段。不出所望,年9月22日(诱导治疗结束后1个月)我们通过骨髓穿刺为患者评价疗效,患者骨髓细胞学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骨髓像。骨髓流式结果示阴性。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20]。缓解后的治疗、微小残留病灶的清除关乎患者的长期生存和能否治愈,李大启主任为患者制定了缓解后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采集造血干细胞,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策略。年9月25日、年10月27日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2个疗程,具体方案为:阿糖胞苷4.5g(3g/m2)q12hd1,3,5。.11.23行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流式示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融合基因检测:CBFβ-MYH11(-);二代测序:KIT、ARID1A、NF1均阴性。检查结果提示患者体内残留肿瘤细胞清除十分彻底,达到了非常严格的完全缓解。这也就为下一步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条件。年11月26日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行第3疗程化疗。预计3个疗程大剂量阿糖胞苷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阿糖胞苷3g/m2q12hd1,3,5)是国际NCCN指南推荐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标准治疗措施,优点是对微小残留病灶清除较常规方案更彻底,患者长期疗效好;缺点是该技术临床应用难度大,化疗后黏膜损伤及骨髓抑制较重,大部分患者骨髓抑制期容易合并重症感染,治疗风险极高。目前,国内仅部分开展过大剂量化疗的具有非常丰医院才有能力实施该项目。该患者原发病复发难治,经过多个疗程化疗后,尤其是经过了3个疗程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的系统化疗,预计干细胞采集非常困难。李大启主任带领血液科医生积极投入临床实践,翻阅国外权威文献,制定了长效瑞白及短效瑞白相结合的动员方案,新方案更加有利于采集又没有增加患者花费。在李大启主任的严格指导以及王娟护士长的干细胞采集护理团队大力协作下,患者于年12月13日、14日(3个疗程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后)实施干细胞采集,共采集干细胞悬液约ml,其中TNC6.68×/kg(>4×/kg),MNC6.21×/kg,CD34+细胞计数:5.2×/kg(>2×/kg)。患者的采集CD34+干细胞数量完全达到移植要求,具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年12月26日,继续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第4疗程,然后给予地西他滨单药化疗。年6月10日,患者入层流病房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顺利出仓,治愈出院。这是医院血液科诸多干细胞采集患者中的一员,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及整个白血病诱导治疗、缓解后治疗都严格遵循国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客观上也彰显了医院血液科医护团队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实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可显著提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高危或复发难治淋巴瘤(HL)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而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病人花费较少,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后面我们还会继续报道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集随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经历。希望未来,医院血液科能成为更多恶性血液病患者,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患者康复的港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89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