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临床血液学检验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考试的题目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块的内容,吉林卫生人才网列出了三种最常考的贫血类型,给大家做一个对比分析。
(1)缺铁性贫血(IDA):由于铁摄入不足或铁丢失过多导致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其中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镜下红细胞大小不等,RDW增大,小红细胞多见。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稍高,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都正常。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晚幼红细胞可以出现“幼浆老核”的现象。粒系相对减少。巨核系、血小板大致正常。
(2)巨幼细胞性贫血(MA):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其中以红细胞减少为主。镜下红细胞大小不等,RDW增大,但以大红细胞为主。网织红细胞稍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减少。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以早、中幼红细胞为主,可见到“幼核老浆”的现象。粒系和巨核系相对减少,可见到巨核变。
(3)再生障碍性贫血(AA):由于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障碍或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或破坏,导致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造血功能障碍疾病。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象:三系减少伴游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骨髓象: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粒、红和巨核系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增生程度是增加的,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增生程度是降低的。虽然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减少,但缺铁贫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以红细胞减少为主。另外,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中都可以出现三系减少的现象,但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计数会代偿性增高,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计数是降低的。
希望上述对比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贫血相关的知识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