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一类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在体内作为生物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甲基丙二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转化等多项生理活动。
它的家族成员主要有氰钴胺、羟钴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四种形式。4种钴胺素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但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等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临床药师从4种钴胺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和区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免发生混淆。
1.化学结构的异同点
目前,钴胺素的市售药物主要有4种形式:氰钴胺(俗称维生素B12)、羟钴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4种钴胺素的核心结构一致,均由3部分组成: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corrin环)基本结构、环上取代的5,6-二甲基苯并咪唑和取代基团(R)。
R基则决定了钴胺素的不同形式。氰钴胺的R基为氰基(CN),羟钴胺的R基为(OH),甲钴胺的R基为甲基(CH3),腺苷钴胺的R基为5-脱氧腺苷。
2.理化性质和药物贮藏
氰钴胺需在体内转化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后起效,其稳定性最好;甲钴胺和腺苷钴胺的Co-C键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断裂,形成羟钴胺和甲醛(来自甲钴胺)或环腺苷(来自腺苷钴胺),故需遮光保存。根据药品说明书,4种钴胺素的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均需遮光保存。
3.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
目前,4种钴胺素在临床均有应用,作用基本相似,均可防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其中氰钴胺和羟钴胺在欧美使用较多,甲钴胺在亚洲地区较为流行,腺苷钴胺在国际上被用作生化试剂盒试验试剂,目前只有中国药典把它收载为药品(详见表1)。
3.1氰钴胺:作为最早的维生素B12的工业产品形式,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应用广泛,多用于维生素B12的日常补充,推荐用于化疗药物培美曲塞的预处理。
3.2羟钴胺:维生素B12的天然形式,最初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被批准为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于年被批准为孤儿药,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