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贫血了咋办

孕期贫血了咋办

怀孕以后,如果孕妈妈觉得头晕、乏力、心慌、唇色苍白,那可要注意,可能是贫血了,医院去检查血常规是否有贫血,以及判断贫血程度。因为妊娠合并贫血会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轻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严重者可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并且,贫血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孕妇和宝宝都有不良影响。但是,有些孕妈妈贫血症状较轻,或者孕前有贫血病史,身体已经耐受了,如果不按时做产检的话,贫血可能会被漏诊。因此,怀孕以后,不管有无不适,都应该定期产检,并且在首次产检时检测外周血血常规(妊娠12周内),之后每8~12周复查一次,及时发现贫血。有条件者可检测贫血三项(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

妊娠期血红蛋白浓度<g/L诊断妊娠合并贫血,轻度贫血81-g/L,中度贫血61-80g/L,重度贫血31-60g/L,极重度贫血<30g/L。

01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指妊娠期因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正常非孕妇女,铁的微量排泄和代偿摄取量保持着动态平衡。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双胎妊娠,若孕妈妈孕前体内贮存铁不足,孕后饮食中缺少铁质,或者孕早期因恶心呕吐、进食少,导致铁摄入不足,或者孕妈妈胃肠功能弱,胃酸分泌不足,使含铁物质在胃中不能被吸收,均会导致体内缺铁,而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铁,缺铁则会导致贫血。血清铁蛋白<30ug/l,提示铁耗尽早期,20ug/l提示铁缺乏,<10ug/l,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治疗:

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治疗以口服铁剂为主,补充元素铁~mg/d,饭后或者餐中服用。并食用富铁食物,如黑木耳、紫菜、瘦肉、家禽、动物肝及血(鸭血、猪血)、蛋类、豆制品、面食等。以及新鲜水果、蔬菜,其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帮助铁的吸收。

重度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或者注射铁剂,若孕妇面临分娩,可少量输血

极重度缺铁性贫血者,首选输血,待血红蛋白>70g/l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或注射铁剂治疗。

口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呈黑色或柏油样,孕妈妈不必惊慌。治疗2周后复查血红蛋白评估疗效。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6个月,以补充体内贮存铁。或者血清铁蛋白>50ug/l停药。不贫血孕妈妈,也常规从妊娠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

0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叶酸,极少数是由于缺乏维生B12,多发生在孕晚期和产褥期,多胎妊娠多于单胎妊娠。怀孕后对叶酸需求量增加,如果孕妈妈平时食物中缺少新鲜蔬菜、或者过度烹煮、腌制使食物中叶酸丢失,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均会导致叶酸缺乏。如果平时还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导致维生素B12缺乏。两者缺乏时会使DNA合成障碍,幼红细胞增殖成熟障碍,导致骨髓内出现异常的巨幼红细胞。这些异常的红细胞寿命短,被过早破坏,从而造成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大细胞正常血红蛋白性贫血。血清叶酸值6.8nmol/L(3ng/ml)、红细胞叶酸值nmol/L(μg/ml)提示叶酸缺乏。血清维生素B12值90pg/ml,提示维生素B12缺乏。

临床上除了贫血症状,常出现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严重者可有轻度黄疸,白细胞数和血小板减少。维生素B12缺乏时常有神经系统症状,如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多种畸形。因此,发现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应及时补充。

治疗:

1、孕妈妈们应首先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少吃腌制食物,食物避免过度烹煮。

2、每日口服叶酸5mg,或肌注叶酸10~30mg,每日1次,直至症状消失、贫血纠正。有维生素B12缺乏者,肌注维生素B12μg,每日1次,共2周。以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3、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少量间断输血。

中药材如熟地黄、当归、阿胶、白芍、紫河车、何首乌、枸杞子、红枣等都具有滋阴补血功效。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因此同时加入党参、黄芪、甘草、白术、人参等补气之品能增加补血疗效。有些孕妈妈认为,中药汤剂看起来是黑色的,吃了宝宝以后皮肤黑,那可不是这样的,孕妈妈气血虚,也会影响宝宝以后的体质,长大后容易肠胃弱,面黄肌瘦,对症服用补气养血中药之后,孕妈妈气血足,宝宝才会身体好,自然会白白胖胖、身体强壮。

食疗效果较慢,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如菠菜猪血汤、红枣肉饼汤、香菇青菜牛肉水饺、花生枸杞蛋汤、猪肝蘑菇番茄汤等,即清淡又营养丰富,可自由搭配。

孕期贫血还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少见,以及地中海贫血,会在以后跟大家介绍。孕期贫血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发现,因此,定期检查血常规很重要。贫血经过药物及饮食调整,多可纠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82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