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贫血的诊断主要通过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来确定,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胸部CT平扫也可提示贫血的存在。
贫血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Hb<1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
贫血程度测量标准:
Hb水平(90~10)g/L为轻度贫血,女性为(90~)g/L;(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X线对物质的衰减差异产生了不同的CT值,血液中的含铁血红蛋白是影响心室密度CT值衰减的主要原因。一般液体的密度均低于肌肉,凭肉眼便可分辨。但是血液内由于存在血色素(含铁血黄素)及其他物质,所以密度高于水。
心室的CT密度与血液中Hb的浓度呈密切的正相关,而室间隔由心肌纤维组织构成,在排除心内膜疾病的情况下,其密度较少发生改变。
在胸部CT平扫图像上如果可以分辨出室间隔则提示有严重贫血的存在。
贫血程度与室隔差值存在相关性,血液Hb浓度的减低程度越严重,室间隔征越明显,室隔差值越大。
CT平扫诊断贫血的最佳定量方法是左心室和室间隔之间的差值。
室隔差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CT值
在选择ROI时尽量选择靠近室间隔的位置,减少乳头肌的影响。
部分研究结论,供参考:
国人室间隔与左心室密度差>7HU时可诊断贫血。
室隔差值>5.5HU时诊断轻度贫血的敏感性较高,9.5~13.5HU时诊断中度贫血,>13.5HU时诊断重度贫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重度贫血、中度贫血
↑轻度贫血、正常人
贫血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且贫血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产生密切影响,尤其是中、重度贫血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及儿童,如合并贫血则造成的危害更大,需积极治疗。
对于不能耐受抽血(如严重凝血障碍)及急诊先行胸腹部CT检查的患者,影像科医师对患者贫血程度做出正确诊断,便于临床医师及时获知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对临床诊疗策略提供帮助。
来源|熊猫放射,有删改作者丨花人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COMMEND推荐阅读转发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