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表明我国有近30-40%孕产妇有缺铁性贫血或者处于铁缺乏状态。
贫血对孕妇的影响:免疫力下降、心力衰竭、心肌损害、早产死胎;
对胎儿的影响:反应迟缓、发育迟缓、缺氧脑病、缺氧脑病等。
预防贫血尤其重要!
为什么孕期贫血高发?妊娠期,由于孕妇受到一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平均增加50%,妊娠早期呕吐、食欲不振等),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对降低。容易引起贫血。
孕妇贫血的常见症状孕妇经常感觉疲劳,即使活动不多也会感觉浑身乏力、偶尔会感觉头晕、脸色苍白、指甲变薄,而且容易折断、呼吸困难、心悸、胸口疼痛。
孕妇容易发生的贫血类型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与缺铁有关。
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一般从怀孕5-6个月开始发生。缺铁大多发生于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未能满足供应的特殊情况下,怀孕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孕晚期血容量大约增加毫升,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相对性减少,因此,孕期血红蛋白低于g/L可以诊断为贫血。
有些孕妇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等原因,造成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儿的发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铁的供给量要达到孕前的2倍;加上孕妈咪怀孕后胃酸减低也影响了饮食中铁的吸收,而孕后又未能通过饮食摄取足量的铁。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叶酸缺乏性贫血
叶酸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怀孕后,孕妈咪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微克增加到-微克,却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了体内对叶酸的摄入。加之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因此整个孕期都要补叶酸。
贫血的预防妊娠期间合理补铁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铁质主要存在于畜禽的肝脏、瘦肉、血液和蛤贝类。另外,孕妈妈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铁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使铁在碱性条件下,一直处于溶解状态,促进肠胃对铁的吸收。
1、多吃富铁食物
从孕前及刚开始怀孕时,就要开始注意多吃瘦肉、家禽、动物肝及血(鸭血、猪血)、蛋类等富铁食物。豆制品含铁量也较多,肠道的吸收率也较高,要注意摄取。主食多吃面食,面食较大米含铁多,肠道吸收也比大米好。
2、多吃有助于铁吸收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不仅能够补铁,所含的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铁在肠道的吸收。因此,在吃富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一同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补铁作用。
4、多吃富叶酸食物
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为止。饮食上注意进食富叶酸食物,如肝脏、肾脏、绿叶蔬菜及鱼、蛋、谷、豆制品、坚果等。并且,在做菜时注意不要温度过高,也不宜烹调时间太久。
5、按时产前体检
化验血常规能够及早发现贫血,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
孕中期开始服用含铁营养补充剂的重要性中国第八版妇科学建议:孕妇从怀孕第16周预防性补充铁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从怀孕中期预防性补充铁剂;
市面上的有些孕期营养补充品不含铁。或者添加的铁剂有一种铁锈味,孕妈妈难以下咽,同时还会产生胃肠道刺激,比如恶心、胃痛等,这也是很多孕妈妈不愿意服用铁剂的原因。且大部分的药用铁剂是针对贫血人群设计,如果孕妈妈超剂量服用容易产生铁过量。
爱孕维乐亚麻籽油微囊粉添加的是焦磷酸铁:焦磷酸铁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认为GRAS(公认安全物质)。吸收率高、孕妇服用无胃肠道刺激。
推荐两款补铁菜谱美味红白豆腐
原料:鲜豆腐克,熟猪血块克,瘦猪肉克,熟冬笋15克,酱油10克,精盐3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2克,葱段5克,植物油、淀粉、鲜汤适量。
做法:把鲜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放入沸水锅里焯水分;洗净猪血块,切成同样大小的方块;把瘦猪肉切成细丝,冬笋切成片;把油倒入旺火烧热的锅里烧至六成热,先放葱段炒出香味,再放入香汤、豆腐丁、猪血丁、猪肉细丝、冬笋片;加入酱油、白糖、精盐烧沸后,用淀粉勾芡,淋上些许香油,撒上白胡椒粉即可装盘。
肝片炒黄瓜
原料:黄瓜克,猪肝克,水发木耳10克,植物油克(实际用75克),酱油、精盐、白糖、淀粉、葱、姜、蒜等适量。
做法:先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用适量细团粉、精盐浆匀;洗净黄瓜切成片,木耳择洗净后切块;烧热的炒锅倒入植物油,九成热时放入肝片,并用筷子轻轻搅散,八成熟时倒入笊篱中沥净油;把锅放回旺火上,倒入50克植物油,待热后放入葱、姜、蒜末和黄瓜、木耳稍微炒几下;将猪肝倒入锅里,放适量酱油、精盐、白糖等,用芡粉勾芡,随即将菜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