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颤抖应及时补充维生素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zhegaitiandi/m/31144.html
过氧化物酶染色
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内含过氧化物酶,能借助受体(联苯胺)脱氢催化过氧化化氢而释放新生氧。受体被氧化成联苯胺蓝,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稳定的蓝色颗粒而沉淀于胞浆内。
试剂
(1)联苯胺溶液:联苯胺0.3g,加36%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ml,再取95%乙醇加到ml,水浴加热助溶。贮于棕色瓶中,可保存数月。工作时应小心溶液污染皮肤。(2)稀双氧水:临用前将30%双氧水用蒸馏水1∶80稀释。
操作方法
(1)新鲜干燥血片或骨髓片,加联苯胺液5~8滴,使布满整张涂片,固定1~2min。(2)加等量稀双氧水,用吸球吹吸,使两液混匀,作用4~8min。
(3)涂片用流水冲洗,待干后再用瑞氏染液复染,复染时间约30min。
结果
正常人群粒细胞呈阳性(胞质内含蓝绿色或棕褐色颗粒);单核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幼红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呈阴性。
临床意义
对白血病诊断有意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除早期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外,其余各阶段均呈阳性反应。
急性多颗粒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组织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铁染色
原理
人体内的铁有一定量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有含铁血黄素。这些铁在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溶液中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故此染色法又称为普鲁士蓝反应。
试剂
(1)4%低铁氰化钾25ml(低铁氰化钾1g+蒸馏水25ml配成4%低铁氰化钾)
(2)4%HCL?25ml。(HCL27.8ml+蒸馏水.2?ml即4%HCL)
染色时1、2液混合即可。
(3)1%核固红(核固红配制时,用5%硫酸铝溶解)25g硫酸铝+?ml蒸馏水即5%硫酸铝,1g核固红+ml5%硫酸铝即1%核固红。
操作方法
(1)干燥血片或骨髓片,用福尔马林37℃薰蒸固定5分钟水洗(蒸馏水)?
(2)入4%低铁氰化钾盐酸混合液37℃(先预热20分钟),置入血片或骨髓片40分钟水洗待干?
(3)入1%核固红复染15~20分钟,水洗待干。(蒸馏水)
结果
1.细胞外铁
观察骨髓小粒中贮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的铁(在幼红细胞之外的铁)。阳性反应为骨髓小粒上见到的呈浅蓝绿色均匀的无形物质,或呈蓝色或深蓝色的小珠状、粗颗粒状或蓝黑色的小块物质按阳性反应的强度分为5级:“—”骨髓小粒无蓝色显现(提示骨髓贮存铁缺乏)。 “1+”有少量铁颗粒,或偶见少量铁小珠。 “2+”有较多的铁颗粒和铁小珠。 “3+”有很多铁颗粒、小珠和少数蓝黑色小块。 “4+”有极多的铁颗粒和小珠,并有很多密集成堆的小块。
2.细胞内铁
为幼红细胞内的铁。正常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的细胞核周围可见到1~5个呈蓝色的细小铁颗粒。含有铁颗粒的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在油浸镜下,连续计数个幼红细胞,记录铁粒阳性的幼红细胞数,即为铁粒幼细胞所占的百分率。需同时注意细胞内的铁粒数目、大小、染色深浅和排列。如含粗大深染的铁粒在10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2/3以上者,称为环状铁粒幼细胞。
3.参考值
(1)细胞外铁1+~2+,大多为2+。(2)细胞内铁20%~90%,平均值为65%。由于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不同,此参考值也有差异。4临床意义1.缺铁性贫血时,早期骨髓中贮存铁就已耗尽,细胞外铁呈“—”。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常3+~4+。(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因血红素合成障碍,铁利用不良,铁粒幼细胞增多,可见到环状铁粒幼细胞,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者,环状铁粒幼细胞15%。
临床意义
(1)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减少,平均为3%,因此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重要方法。?
(2)诊断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显著增多(++++),其所含铁颗粒的数目也较多,颗粒也粗大。因此本染色可作为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方法。出现较多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可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铁染色是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手段。(3)MDS?时,铁粒幼细胞的百分比可增高,其所含铁颗粒的数目可增多,环铁粒幼细胞常见。在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环铁粒幼细胞在15%以上。
(4)非缺铁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细胞外铁可增多,铁粒幼红细胞亦增多。
此篇文章属于转载文章,来源:基层检验网。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