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液 http://m.39.net/pf/a_4341460.html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一、贫血的人群数据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统计:我国6~12月龄儿童贫血病率最高,约为40%,尤其是农村宝宝占比较大,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达到23-35%。
二、贫血的类型
1、营养不良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造血因子维生素B12或是叶酸缺乏导致的,出现恶性贫血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手脚麻痹,舌头发红现象,有的还会出现轻微黄疸症状。
2、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慢性感染(结核病、肺脓肿)等慢性疾病导致体内铁代谢障碍,骨髓对贫血的增生反应受抑制,伴有大量骨髓铁储存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3、溶血性贫血:此类贫血主要是由于受到某种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得脆弱,加上骨髓不能及时制造红细胞补充,就易造成贫血。这种溶血性贫血可伴有黄疸症状。包括地中海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
5、恶性血液病引起的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三、贫血的指征
极重度贫血:Hb30g/L;
重度贫血:Hb30~60g/L;
中度贫血:Hb60~90g/L;
轻度贫血:Hb90g/L;
急性贫血:病程短于半年;
慢性贫血:病程超过半年。
新生儿血红蛋白(Hb)g/L;10天~3月的婴儿Hbg/L;3月~不足6岁Hbog/L;6岁~14岁Hbg/L为贫血
四、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1、先天储备不足
如果妈妈在孕期缺铁、有围产期出血状况,或宝宝早产、是双胞胎(多胞胎)等,都可能导致铁储备不足,出生后就容易缺铁。
2、补充不及时,摄入量不足
宝宝出生最初6个月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胎儿期的铁储备也会被大量消耗,但发育并不会停止,对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母乳、乳制品、谷物含铁量较低,如果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3、吸收不好,丢失过多
任何原因导致的慢性出血或失血都有可能造成贫血。比如外伤,手术,或长期肛裂等。
如果宝宝曾经做过胃肠道手术,或存在慢性腹泻,肠道过敏等异常胃肠道情况,也可能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导致对铁的吸收不好。
五、缺铁的危害
1、大脑对缺铁最为敏感,缺铁的孩子比较不活泼,对新鲜事物反应不灵敏,不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