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广西医院儿科门诊“地中海贫血爱心之家”(简称“地贫爱心之家”)正式启用。这是“地贫爱心之家”迁入新址后的重新开诊。
上午9:00,“地贫爱心之家”启用仪式在儿科门诊内举行。我院院长陈俊强、副院长郑宝石,儿科三病区副主任廖宁教授、罗建明教授、韦红英教授、何云燕教授,血液内科赖永榕教授,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萍教授,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科主任李敏清教授等共同为“地贫爱心之家”揭幕。医院办公室、医务部、护理部、儿科三病区等相关人员参加仪式。
陈俊强致辞。他说,我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治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承担着广西及周边地区地中海贫血防治及研究的重任。“地贫爱心之家”成立以后,为广大地贫患者提供了日常输血、祛铁治疗、健康教育、遗传咨询和治疗经验交流等一站式服务。为了不耽误广大地贫患儿治疗、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医院将“地贫爱心之家”从住院病房搬出,在儿科门诊积极腾挪改造场地并重新建设。“地贫爱心之家”的正式启用,将为地贫患儿带来福音,让更多患者在门诊继续享受到便利的医疗服务。
当天,共有9位地中海贫血的宝宝在家长陪护下,来到“地贫爱心之家”进行输血治疗。当得知“地贫爱心之家”重新启用时,家长们纷纷表达了喜悦与祝贺。启用前夕,曾经在“地贫爱心之家”受益的家长花妈送来鲜花。年,花妈带着宝宝来到我院进行了三个月的输血治疗,同时结合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宝宝重获健康,如今恢复良好。“儿科‘地中海贫血爱心之家’的重新启用,是患者的福音!”花妈开心地说。
年以来,我院儿科三病区“地贫爱心之家”开始承担地中海贫血患儿的输血治疗工作。年1月,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原设于儿科三病区的“地贫爱心之家”输血工作暂停,部分患者只能在门急诊接受临时输血治疗。为方便地贫患儿输血,推进地方病的及时救治,医院积极推进“地贫爱心之家”重新开展,于年启动“地贫爱心之家”新址建设,如今顺利完工。“地贫爱心之家”新址位于我院儿科门诊内,营造更舒适的就医环境,也更方便来院患儿进行直接、有效、可及的输血治疗。
目前,我院“地贫爱心之家”已接待地贫患儿输血工作约5万人次。“地贫爱心之家”是卫健委地方病(地贫)重点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品牌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地贫病人的日常治疗、健康教育、遗传咨询、治疗经验交流和病友联谊等工作,目的是更好地为地贫病人服务,同时宣传地贫的防治知识,使地贫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的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多见于南方沿海地区,尤其两广地区高发,这种疾病是由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和质量的异常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种先天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的患者由于长期贫血,导致机体缺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输血治疗是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方式之一,间断输血或输浓缩的红细胞以补充红细胞的不足。儿科门诊“地贫爱心之家”重新启用,让地贫宝宝得到更好的救治,将造福广大地贫患者。
地中海贫血爱心之家广西医院“地中海贫血爱心之家”成立于年6月1日,设立在儿科门诊,由儿科三病区负责。服务宗旨是:热情服务,关爱地贫患者。为地贫患者定期输血,祛铁治疗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和便捷服务。同时儿科血液病专家提供地贫治疗、护理、遗传、预防等相关咨询服务,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护士负责接待来自区内外各地的地贫患儿及家长,挂号就诊、配血、输血等“一站式”服务,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就诊时间,解决患者看病挂号难、排队久的问题。“地贫爱心之家”周末照常工作,方便广大地贫患者,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不用住院就可以定期输血治疗,为患者提供更经济的救治。
内容来源:儿科三病区、宣传科
编辑:蓝歆旻
校对:谭凌宇
审核:蓝飞燕
温馨提示广西医院宣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