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发白、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头昏耳鸣……遇到这些情况,可能是“贫血”找上门了。
《全球营养报告》指出,我国15~49岁女性贫血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贫血看似普通,背后或隐藏重大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肾脏疾病等都可能以贫血“打先锋”,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病变。如何判断贫血?
你知道除了抽血化验外,怎样才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吗?毫无疑问,就是找身体上“又薄又透明”的地方,观察它们的颜色。指甲:正常的指甲坚韧平滑有光泽,甲床红润。贫血时甲床常呈苍白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严重者指甲变平、甚至凹陷呈勺状。
嘴唇:气血充盈的人嘴唇红润,而贫血的人嘴唇发白,没有血色。
眼睛:贫血时视神经得到的氧气减少,病人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花的情况。
贫血时机体通过调节作用,更多的血液流向了心脏、大脑、肝脏、肾脏等重要的器官,皮肤黏膜的供血相对减少、就会出现睑结膜苍白的情况。
贫血的症状
外表可见
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眼睑苍白等是贫血的常见表现。另外,缺铁性贫血还会导致毛发枯干、易断、匙状指等。营养性贫血会出现舌红无苔,如牛肉舌状。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乏力、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淡漠、精神错乱、兴奋、妄想、尿便失禁、肢端麻木、共济失调等都是营养性贫血的表现。心血管系统
贫血会引起心悸、心率加快、气短、胸闷等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贫血,易诱发心绞痛。而长期严重贫血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不全等表现。消化系统
贫血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如出现消化不良、食少纳减、腹胀、腹泻或便秘等。部分人群贫血的诱因是消化道疾病,例如消化道炎症、溃疡性出血,甚至是癌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造成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概括为以下三类:营养不良
若造血原料缺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铁;
某些药物,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饮料;
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克罗恩氏病,或者胃部或小肠已切除;
经常献血;
耐力训练;
怀孕和母乳消耗体内的铁;
月经期。
血量丢失
有些患者因为大量出血,丢失血量,随之造成红细胞丢失过多,导致贫血。
原因可能包括:胃肠道疾病如溃疡,痔疮,和癌症;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例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可能引起溃疡和胃炎;
如外伤大出血、手术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等慢性失血;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崩漏。
免疫系统破坏
因红细胞形态发生病变而导致红细胞被破坏,引发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等继发性溶血,从而表现为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可能包括:免疫系统的攻击,如红斑狼疮;
脾肿大。在极少数情况下,这会捕获红细胞并过早地将其破坏;
感染,毒品,蛇毒或蜘蛛毒液或某些食物;
晚期肝脏或肾脏疾病产生的毒素。
血常规很容易确定是否存在贫血,如果发现贫血,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易贫血的四类人群
老年人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79岁的老年人群体中,贫血的发病率近35%,而到了80岁以上,发病率更达到45%。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处于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慢性病就会加重。因此老年人要特别重视贫血,及早发现和治疗,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饮食不平衡者
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B12,且其中蕴含的铁元素又不易被吸收,因此饮食不平衡者容易因缺铁和维生素B12患贫血。孕妇
孕期的一些生理现象,如血容量增加、孕早期呕吐等,会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相对降低。孕妇在补铁的基础上,还要着重补充富含叶酸的食物,并适量添加叶酸补充剂。婴幼儿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更多的营养,但婴幼儿食谱较单一,食物范围较窄,如果不重视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补充,很容易贫血。怎样吃补血最快?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量
动物性食物如猪肝、瘦肉等,不仅含铁丰富,且人体对其吸收利用率也高。建议每日食用红肉50-75克,可有效促进铁的补充和吸收。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小油菜、芥菜、西蓝花、鲜枣、猕猴桃、橙子、草莓等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叶酸等成分可以帮助铁进行转化,进而为身体所利用,促进血红蛋白的形成。
食用铁强化食品
铁营养强化食品是改善铁营养状况的一种有效措施,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容易缺铁的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人等,可以选用铁强化食品。少吃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粮谷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以及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留言互动日常生活中你出现过贫血吗?是如何改善贫血问题的?欢迎留言告诉安利君参考资料
[1]人卫健康:贫血不是病,病起来要人命!通过身体“又薄又透明”的地方看是否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