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前期”,第二个阶段叫“糖尿病”,第三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并发症”。
一般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测两个血糖:
其中一个叫做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空腹状态测的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时要求前一天晚上要吃晚饭,晚餐后夜间不要再进食,否则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测定。
另一个标准为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食开始算,餐后两小时监测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这种被测者每天都可能变成新的糖尿患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等到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等症状再治疗,可能需要终生服药,不仅损害身心健康,对于个人和家庭经济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前期症状
1皮肤干燥、瘙痒
如果皮肤经常干燥,用保湿霜也无法缓解,需排除血糖的影响。尿糖浓度增高会刺激血液循环,让人体皮肤干燥,进而引起皮肤的瘙痒。很多糖友的发痒部位集中在手脚和小腿,女性经常会出现外阴瘙痒。
2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病初期会出现眼睛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的现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似贫血的症状,站起来眼前发黑,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眼皮下垂、视物模糊等症状。
3睡眠障碍
很大部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轻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乱,且多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白天感到疲倦嗜睡、夜晚睡觉鼾声过大的人最好检测一下血糖水平。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肥胖、代谢异常等糖尿病高危人群而言,都应该重视糖尿病早期症状,尽可能的做到早期筛查。
4手脚麻痹、发抖
在糖尿病患者初期,病人还会出现一些手脚麻痹、发抖、手指关节不灵的症状,有些甚至出现小腿抽筋、神经性脚痛,还有一些自律神经障碍等,一旦发现,应尽快就诊。
5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
患上糖尿病后,人会感到异常疲劳,具体表现为双腿乏力、腰膝酸软,尤其在上楼梯时格外明显;另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尿液变白的现象。
摆脱终身服药,需牢记三点
对于Ⅱ型糖尿病而言,依据患者的病程具体情况,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需要终身服药的。除了阶段性服用药物之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才有可能在早期“逆转”糖尿病。
1饮食+运动控制公式(2-4-8,1-30-5)
2-4-8饮食公式,指的就是:
肥胖的人,每天2两肉,4两主食,8两蔬菜;
不胖的人,每天3两肉,6两主食,9两蔬菜;
建议:在糖尿病早期一定要计算好这个公式,到逆转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可恢复正常饮食,否则也很容易反弹。
1-30-5运动公式,指的就是:
每天运动1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5天以上。
建议:运动宜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慢跑、爬山、快走等),不可太过剧烈,期间还要监测心率。
2要定时定期监测血糖
通过血糖表现,患者可以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对生活习惯做出调整。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发现血糖突然上升或下降,应立刻改变治疗方案。
3有效的干预手段
常规的西药人体服用后,要经过肝肾转化利用,而肝肾就像是人体的过滤网,把药物的有效成分释放,毒性物质过滤。长期服用化学类药物易导致毒性物质在肝肾中沉积,损伤肝脏功能。大量的事实也证明,肝肾器官的衰竭程度随着服药量的增加和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干细胞重建胰岛功能
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通俗地讲是胰岛细胞罢工或者怠工,使得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者是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
针对病因想要治疗糖尿病,就需要修复和增加健康的胰岛细胞。利用干细胞重建胰岛功能,就是通过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的特性,使干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修复损伤的胰岛功能,并促进再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靶向修复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重建胰岛功能,达到降糖降脂,减轻和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与传统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相比,干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修复自身的胰岛功能,改善糖尿病症状。经过干细胞的治疗,约65%的病人都摆脱了对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的依赖;有超过90%的病人减少了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的应用剂量,或将注射胰岛素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大大地控制或减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技术之一,针对2型糖尿病质量效果显著。干细胞技术应用广泛,除治疗糖尿病外,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疾病损坏细胞的再生,相信不久的将来干细胞技术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帮助我们治愈更多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