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临床输血的国家行业标准《全血与成分血使用》在年4月1日正式实施啦!!!
输血君接下来就要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咯!
红细胞篇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缓解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
所以在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参考患者临床状况及Hb浓度来考虑是否进行红细胞输注,同时避免过量输注或输注不足。
那么新标准中在红细胞的使用方面增加了哪些新的内容?
1.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1)适应证:适用于改善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导致的缺氧症状,也可用于血液置换,如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寄生虫感染(疟疾、巴贝西虫病等)、镰状细胞贫血等。
(2)非适应证:根据患者血液管理(PBM)理念,输血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增加医疗成本,应避免不必要的红细胞输注。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通常不宜输注红细胞,如:药物治疗有效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不应使用红细胞补充充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
2.红细胞制剂常见种类
3.红细胞的输注指征
本次标准将患者以内科、外科(手术及创伤分类)分类调整为“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活动性出血患者”
(1)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指征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见表2。制定输血策略应同时参考临床症状、Hb水平、心肺功能、组织氧供与氧耗等因素,不应将Hb作为输注红细胞成分的唯一指征。
(2)活动性出血患者的输血指征
活动性出血患者由临床医生根据出血情况及止血效果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4.红细胞输注原则
(1)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按照ABO、RhD同型且交叉配血相容性原则进行输注。
(2)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按照交叉配血主侧相容性原则输注,优先选择ABO同型输注。
5.红细胞输注剂量
(1)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输注的剂量应根据贫血的轻重和拟提高Hb期望值而定。输注1U红细胞可使体重60kg的成年人Hb水平提高约5g/L(或使Hct提高约0.)。婴幼儿每次输注10mL/kg~15mL/kg,Hb水平提高20g/L~30g/L。
(2)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失血速度及组织缺氧情况。
(3)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细胞,用量可适当增加。
以上就是我们《全血及成分血的使用》标准中关于红细胞的内容,你了解了吗?
编译:方鹏
审核:李玲
输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