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缺铁性贫血尚未出现,女性就不必注意补

缺铁性贫血(IDA)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前,有人对于补铁提出一个问题:在没有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好像没有推荐补铁。是不是说,不是缺铁性贫血就不需要补铁呢?其实不然,任何时候都需要注意铁的补充,尤其是女性。缺铁与女性的关系缺铁主要是因为含铁食物吃的太少,以及身体内铁丢失过多造成的。膳食铁摄入不足是大多数人缺铁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女性来说,还需要额外考虑女性进入青春期后的月经铁丢失和孕期胎儿铁储备。我国成年女性月经期平均每日流失铁量在0.65mg/d,整个月经期可以丢失铁3.25-4.55mg。若是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则可能达到2倍以上的铁丢失量。孕期,随着胎儿的发育,需要增加胎儿生长、胎盘和脐带中的铁储量,这部分铁需要孕妈从膳食中摄入。WHO的数据显示,早、中、晚各孕周期,需要铁储备量为25、、mg,才能满足胎儿成长与胎盘中的铁储备需要,平均每日摄入比平常应各增加0、4、9mg。铁不只维持着正常的造血功能,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就会引起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胎儿早产、孕妇死亡、婴儿不可逆的神经发育损伤等。所以在婴幼儿期开始,女性就要注意补铁。那么,问题来了,铁太多也会造成中毒,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缺铁呢?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抽血检查血红蛋白(Hb)的量来判断是否是缺铁性贫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贫血并不是身体一开始缺铁就出现的。血红蛋白并不是判断是否缺铁的最佳指标正常人体内一般有铁30-40mg/(kg体重),包括功能性铁和储存铁。功能性铁(血红蛋白铁为主)占2/3,受饮食影响比较大,前几天吃了比较多的含铁食物,今天就能在数据上发现变化。体内剩下的是储存铁(铁蛋白SF和血铁黄素),短期内受饮食影响不大,主要用于身体的不时之需,当饮食中铁不足以保证身体所需的时候,就会动用储存铁。所以身体开始缺铁的时候,首先表现为血清铁蛋白降低,但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当铁继续缺乏,导致身体铁储量几乎耗竭时才出现贫血倾向。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缺铁性贫血之前,身体就已经缺铁了。而看一个人是否缺铁,血红蛋白不是最佳的指标,血清铁蛋白才是。所以,补铁需要随时随地,而不是等到出现贫血症状才开始补。补铁怎么补补铁首选富铁食物,缺铁严重的情况可以优先考虑铁剂。铁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但是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动物性来源的血红素铁是最佳选择,比如动物血制品、肝脏、红肉等等。若要满足女性每日20mg的铁需要量,相当于20g蛏干、40g鸭肝、59g鸭血、g猪肝、g猪血。当然,植物和乳制品中也含有铁(非血红素铁)。比如g黑木耳(干)含铁97.4mg、紫菜54.9mg、蘑菇干51.2mg、桑椹干42.5mg、黑芝麻22.7mg等等。血红素铁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非血红素铁需要在吸收前和结合的有机物分离,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容易受到膳食因素的影响,比如植酸、高钙、酚类化合物等,而维生素C、肉、鱼、海产品和有机酸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果是素食者补铁,那么在饮食中就需要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或额外补充VC补充剂。文献来源[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88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