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添加最容易被忽视的喂养细节

北京治皮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每天7篇宝宝营养食谱+1篇喂养指南

回复“目录”查看道月龄食谱

每天都有很多妈妈在后台留言特别多,很抱歉我没有时间能够一一回复大家。但是问题我都看了,大都是这种画风:

“宝宝7个月了,除了奶啥都不吃怎么办?”

“今天连哄带骗才吃了一勺,我辛苦的做了半天啊!”

“餐椅做2分钟就要往下爬,奶奶总是惯着他!没法弄了。”

在辅食添加之前,妈妈们想着大展拳脚,结果却被一一难倒了。之前看到的,张大嘴、抢食物的宝宝,原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总有一个宝宝喂养问题,让妈妈们泪流满面??

大家的痛,大部分我都经历过

所以总结了自己的喂养抗争史

写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别等宝宝不爱吃饭,再懊悔没绕开这些坑》

这只是前奏

在培养小吃货这件事情上

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知识要掌握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分三部分进行

▼▼▼

第一部分:基础篇

1

“那么多专家,我到底应该信息谁呢?”

在初为人母时,我踏过了很多的育儿论坛,跟过很多微博大V,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听过不少亲朋好友和网络上朋友的经验。这么多的信息量,中间掺杂了大量相互矛盾的观点,但是我并不知道怎么区分哪个才是正确的,哪个才是错误的。

更多时候,其中有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叫做“经验论”,拉着我深陷其中。那些“我的宝宝曾经也这样,我如何如何操作,就好了”。让人完全没法拒绝去尝试。而我经过了很多尝试,才发现别人的成功经验常常不能适合自己的孩子。

经验论的初衷并没有问题,是热心的过来人根据经验给出的中肯建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经验论是盲人摸象,它代表了这个状况的其中一小部分,并不是逻辑很完整的方法论。

关于谁是权威,我摸索了很久

下面一些总结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美国儿科学会拥有全美六万位多儿科医生。在编撰过程中,先由核心编委会成员制定最初的内容,然后在一百多位投稿和审稿人帮助下完成。这可以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育儿书籍,也是很多儿科医生重要的参考手册。你经常可以看到微博上的儿科医生V们用这本书的内容做论据相互争论不休。

这本书覆盖了0到5岁育儿生活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喂养指南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家里出现喂养育儿分歧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做武器……不是投掷用的那种??

2、真正热心于科普的大V们

大家可以在微博搜索到他们:

萌煮的签约营养师:

苏蒂小骑儿童营养师,两宝妈妈;在儿童不爱吃饭领域,非常的专注和深入研究,几年坚持在微博上无私解决大家的疑问。

美国注册营养师林丽艳目前定居美国,《只有营养师知道:孕期健康这样吃》的作者

儿科医生:

虾米妈咪的微博

张思莱医师

小儿外科裴医生

医生妈妈欧茜

澳州妇幼Dr韩

卓正儿科陈英

崔玉涛

药师: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

营养师:

澳洲妇幼Dr韩(因为同为妈妈,所以对宝宝辅食相关会有更深的体会)

营养师顾中一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营养医师王兴国

上面没有推荐非常知名的

崔玉涛崔神,因为他很多信息都不更新了,还是沿用老信息。而权威在不断的更新中。比如蛋黄添加问题,他最近微博还在说10个月以后添加。所以暂不推荐。

科学喂养知识在不断的迭代中,我们也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才是最负责任、最眩酷的妈妈。

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宝宝真正的起跑线,是我们妈妈们。

3、萌煮

对于传播科学喂养理念

我是非常认真的

真心的想帮助妈妈们

走在最正确的育儿上

年已签约了两个知名营养师

年会进一步推进在营养版块的力度

▼▼▼

第二部分:辅食添加初期

??适应阶段

2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有说4个月,也有说6个月的。晕!”

答案是6个月。

这是来自美国儿科育儿学会、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等权威机构的信息。为什么会有4个月的说法呢?那是2-3年前的旧信息,权威临床研究发现,过早的添加辅食宝宝胰腺淀粉酶没有准备充足,不能很好消化。而母乳和奶粉足够满足6个月内宝宝的营养全部需求啦。

3

“吃什么辅食好呢?纠结!”

6月龄是个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阶段,最开始添加的辅食,必须为高铁食物,如:高铁米粉、红肉类、深色蔬菜、豆类的泥状食物等。一般建议第一口辅食为高铁大米米粉开始。

??注意点:

1、为什么是大米米粉?因为米粉有很多是多谷物的,而大米是较为容易消化的,适合宝宝娇嫩的消化系统,所以作为第一口辅食比较好。另外,单一谷物也容易观察宝宝对食物的接受程度,是否过敏。从9个月开始可以慢慢尝试多谷物米粉。

》米粉测评关联阅读《分析完款婴儿米粉,我给出这样的建议》

2、6个月就可以吃肉了吗?

这个信息是这两年更新的,有些妈妈可能还是接收到旧的信息。传统认为易敏食材,比如蛋黄、肉类等要退后添加。但权威研究表明这样并不能降低过敏,所以在完善更新了相关信息。推迟这些食物的添加,反而可能因为食物过于单一,造成宝宝的营养不良。

肉类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和铁的来源,而且人体极易吸收,所以推荐作为第一阶段的辅食添加选择。

3、有好的辅食,也就有坏的辅食,是什么呢?

宝宝的胃容量还很小,初期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营养密度要高。高能量、高蛋白、高铁都是好的选择。

坏的辅食首先是营养密度低的辅食:比如汁水成分过高的粥、汤、果汁,这些食物能量和营养含量很低,宝宝容易“喝水饱”而造成营养不良。

还有糖、盐、酱油等调味剂在一岁以内都无需添加。

3

“怎么吃呢?完全没头绪!”

??这个话题涉及到好几个点,让我们一一来捋头绪:

1、辅食什么时间点吃呢?

初添加辅食,要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让他愉快的接受辅食。一般可以安排在上午的时间,两段奶中间。

上午是因为一旦宝宝有严重过敏的症状,医院就医。

两段奶中间是因为这时候宝宝不饱也不饿,这要会有兴趣尝试一下新鲜事物。

接下来慢慢的把辅食添加的时间,往大人的就餐时间上靠。

2、吃多少合适呢?

刚吃辅食的宝宝,不要太在意他吃多少,就是个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一般1-2勺就可以,有的甚至只能吃半勺,这都没关系的。

这个阶段奶还是他主要的营养摄入来源,记得保持-ml的每日奶量哦。12个月之前,奶是宝宝的主食,之后可以慢慢减少到ml。

3、每天吃几顿好呢?

6月龄的初添加宝宝,一天一顿辅食的量就够了。可以慢慢增加一次小点心,比如水果。

7月龄-8月龄开始慢慢过渡到2顿,等到10月龄左右慢慢过渡到3餐。

4、如何喂他吃呢?

a、开始添加辅食的第一天,就该给宝宝形成“吃饭”相关的就餐仪式。先洗手→穿上围嘴→坐餐椅,这一系列都是和吃饭这件事情关联的。慢慢的培养习惯,宝宝自然而然的进入吃饭状态。

这点看起来和吃多吃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于未来非常重要。很多宝宝吃饭不乖,要玩玩具、不坐餐椅,就是在最初阶段没有养成好习惯。

b、把勺子放在宝宝的嘴唇之间,等他张嘴主动吃勺里的事物。假如宝宝不张嘴,妈妈可以反复演示给宝宝看。假如宝宝转身、推开勺子、紧闭着嘴、东张西望,就不要强迫宝宝吃了。说明他饱了,他今天没有兴趣吃了。他是饱还是饿,由他自己说的算。

新的食物一开始不爱吃,没关系,以后再尝试。昨天吃得好好的,今天一整天都不吃辅食,没关系,是他的柔弱的肠胃在调整。愉快的就餐环境,比多吃几口少吃几口重要得多。

4

“宝宝不爱吃,一喂辅食就抵触,怎么办?”

??妈妈查看一下,下面的三个点是不是可以改善?

1、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干扰太多?

宝宝注意力很有限,把所有可能转移他注意力的事物都去除,比如玩具,电视,iPad,零食等通通都拿走,家人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跟宝宝说话,甚至逗宝宝玩。

2、是不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他?

尽可能只留一人喂宝宝,选择安静、无干扰的环境。

妈妈喂饭的时候,也千万不要焦虑,这只是辅食,不影响宝宝健康。你的焦虑聪明的宝宝很快就会捕捉到,你的压力会传染给他,影响到他进食的心情哦。

3、换一种食物试一试?

是不是宝宝不喜欢这个食物的味道,换一种试试看呢?

5

“宝宝添加辅食后过敏/便秘了,怎么办?”

??过敏:辅食添加初期,每添加一种新食物的时候,就要注意观察2~3天,看是否有过敏症状,尤其添加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鸡蛋、奶类、鱼虾等。

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不适,包括拉肚子、过敏性皮炎、腹痛呕吐等,应该先就医查明原因。如果确实因为添加辅食过敏导致的,先停止添加辅食,三个月之后再考虑添加。

过敏体质宝宝添加新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少量添加。但也要尽量做到辅食食物种类多样性,不能因为过敏体质而回避可能致敏的食物,过多的限制饮食。

》关联讲座:《宝宝过敏怎么吃?专业医师告诉你!》

??便秘:辅食添加后,宝宝的大便变稠、排便间隔拉长、颜色改变等,这都是正常现象哦。可以在饮食中适量增加高纤维食物,比如西梅、梨、西兰花、燕麦等。

??宝宝吃什么,拉出来还是什么,怎么办?: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健全,咀嚼能力也不够好,在便便中能看到食物残渣很正常哦。妈妈们不用过度担心这是消化不良,也不能因为这,而一直给宝宝吃过于细腻的泥糊食物,反而会延缓宝宝消化和咀嚼能力的发育。

▼▼▼

第三部分:宝宝自主进食阶段

??培养动手咀嚼能力阶段

6

“怎么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呢?”

这个阶段,宝宝要开始添加粗的辅食,但宝宝时不时干呕,妈妈不要慌张,不要将食物又回到原来的泥糊状。过度保护其实是不利于宝宝学习进食的。

其实,当宝宝自己感觉她无法吞咽下某个食物,她身体的吞咽反射就会被激发,然后就会出现干呕情况,叫做“吞咽反射”,这其实是自我保护的表现,也是学习吃饭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所有的成长都需要锻炼和挫折的累积,学习咀嚼也需要经过这个过程。所以,妈妈们不要太担心偶尔的干呕。及时改变食物性状,是帮助宝宝成长的方式。

手指食物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的好方法,给宝宝准备片、块、条状的方便握取的食物,放在餐桌上他自己用手拿着吃。不要太在意他吃多吃少哦。

》关联阅读《90种手指食物,一篇教你全搞定!》

7

“如何让宝宝的自己吃饭呢?”

这篇在总结的辅食添加的九个坑里面,也有提到。

这个过程,一般从7个月龄,宝宝的手部发育敏感期开始。宝宝吃饭的时候总是一团糟,甚至把食物扔的随处是。

妈妈越能放心放手,就是给宝宝越多锻炼的机会,宝宝就能越快学会自己的吃饭。宝宝能自己吃饭,他就会热情高涨变得专心,就更可能喜欢上吃饭。

??当然,妈妈们也要做适度的引导和示范:

1、食物和玩具在他的眼里是没有区别的,每一个东西都是玩具。所以聪明的妈妈们,就需要示范给孩子看。这是食物,需要放入嘴巴中,不是玩具。也要对宝宝说不,虽然他们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能慢慢明白和了解你的信息。

2、妈妈们也可以做一些餐前准备工作,方便餐后的打理:比如在餐椅下铺上一片一次性桌布,方便宝宝餐后打理;给宝宝带上围嘴和袖套。

3、妈妈们学习BLW自主进食方式,每餐都可以准备一些手指食物,锻炼宝宝自主进食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关联阅读《快手辅食

BLW辅食的魔性》《90种手指食物,一篇教你全搞定!》

??点击公号菜单,下载萌煮APP,查看BLW手指食物分类,上千款食谱供你参考。

8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到了8月龄以上,宝宝不爱吃饭的事情还是很高频发生的。宝宝在前三岁之前,总被用猫一阵狗一阵来形容,就是说明他们的不稳定性极高。吃饭也是这样,有时候一天吃很多,有时候两天不怎么吃。

让宝宝爱上吃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决定自己吃多少!这点真的很重要。宝宝虽然很小,但是能分辨饿还是饱。当宝宝不想吃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叫他一下,让他看到勺子上的食物。如果宝宝闭上嘴巴不想吃,表现出吃饱了就不要再喂了,如果强迫进食会引起宝宝的反感。大多数宝宝在15-30分钟内就可以吃饱了。

妈妈是不是准备了丰富的,符合宝宝口味的食物?有时候宝宝不爱吃饭,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某种食物或者某种口味,所以妈妈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口味,多准备他喜欢的营养健康食物。

生长曲线是判断宝宝喂养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生长曲线大家带宝宝定期去儿保的时候,医生也会让你画的。落在数据3%-97%以内,都是正常范围,这个参考意义不是特别大。因为宝宝都是有很强的遗传属性,你自己本身瘦小,也不能要求宝宝生下来和别的宝宝一样水平。

生长曲线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你对比宝宝随着时间发展,曲线是不是平滑上扬。如果宝宝在添加辅食后,经过1-2个月的时间测量身高体重,依然能稳定沿着曲线上扬,说明目前这种喂养就是合适的,宝宝获得的食物也是“够”的,不必过分纠结。如果生长曲线出现下滑,优先考虑辅食太多而奶量不足;如果生长曲线上涨太快,你的孩子很可能在被过度喂养。

9

“我准备的食物,是不是足够均衡和营养?”

这个版块的内容,有很多内容想说。容我卖个关子,整理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再和大家沟通和交流。

第一次

写文章把手麻了

THEEND

点击菜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86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