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狠了涨了倍这座城市震惊80

文/阿阅年,各城都不容易。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市应急管理局称:“这次地震是年地震的余震,因为震级大,唐山地质构造特殊,所以延续至今。”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立即开展抗震工作。目前,唐山无人员伤亡,个别旧房屋开裂,一切从容有序。唐山网友丝毫不慌,淡定地自我调侃。图片来源:知乎,侵删经历过年大地震,今天唐山的城市调度能力、建筑抗震水平都有了质的蜕变。从“谈震色变”,到心安镇静,体现的是这座城的成长、沉淀。而我们担心的是,余震打不倒这篇土地,却限住了它的手脚。去过唐山的朋友,都有一个疑问:唐山,城市建设为何这么差?作为资源型城市,唐山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傲视群雄,二产杰出,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超越省会石家庄(.9亿元)。富得流油!但是,唐山并没有一座“有钱城市”该有的样子——没有高架桥和地铁,路面坑洼不平、建筑千篇一律……它明明很年轻,却看起来老派、土气。你若说工业型城市都这样,可辽宁沈阳、大连绝对靓丽,山东青岛浪漫,陕西西安、榆林也有满满的历史文化风韵……为何偏偏唐山,是现在这个样子?症结在于,大地震给了唐山“不易察觉”的后遗症:发展滞后、城市收缩、城建保守和遗迹受损。历史的桎梏,还套在唐山身上。发展滞后:天灾必然拖累经济。近50年里,唐山是遭天灾后,重建成本最高的城市。因为震前已经完成了工业积累,又被破坏得太彻底。根据年唐山晚报,年,唐山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一。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最早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然而,震后全市96%住房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以上。要知道,直到年,唐山GDP也才达到29.11亿。也就是说,唐山一年多创造的财富,全部被推倒重来。这种从头再来的案例,唐山是中国唯一一个(汶川地震主要殃及山区,修复成本比唐山低)。震后救灾举全国各省之力,但让唐山压力山大的是,出钱没有任何外援,全靠唐山自己(除了开滦、唐钢等国企由中央出资)。有人要问了,不是国家出钱吗?并不是。事实是,26个亿的重建资金,是通过唐山五年免缴国家财政税挤出来的,相当于国家给唐山免税五年,本质还是唐山自掏腰包。为什么?因为国家也没钱。彼时中国正处于内部动荡期,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持续下降。自身也不容易。城市收缩:资金捉襟见肘,规划也就量力而行。巴巴儿等着重建家园的唐山终于等到了指示,却是一纸“收缩令”。年1月,《唐山市恢复建设贯彻收缩方针的调整方案》确定了重建基本原则:控制中心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唐山要往小了建。重新规划后的唐山,路网密度和平均宽度竟不如建国初由苏联专家参与规划过的包头、洛阳等中西部老工业城市。对于这种小里小气的计划,很多人是有异议的:80年代同期,南土背靠香港的深圳被提携扶持,大刀阔斧建设城市;为何我背靠京津的工业摇篮唐山,就要被缩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节约,因为可行。为唐山人重建家园,真的不能再拖了。失去家园的唐山人是怎么过的?——靠解放军帮忙,在废墟里捡木头、捡砖,加上外地支援的油毡,盖起一座座临时简易住房。唐山人在这样的“简易城市”里,一住就是10年。如果不收缩,规划的盘子铺得太大,重建工作根本无法开展!而且,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相当于一片“试验田”,改革的结果无法完全保证。正是因为唐山负担着工业基地的使命,高层反而不敢“创新”。当时,高层对共和国长子“东三省”的态度也是如此。建筑保守:走在年的唐山,会感到十分无聊,没有摩天大厦和差异化的景致。唐山第一高建筑凤凰大厦只有米出头,同省石家庄联通大厦、电视塔、勒泰中心B座等建筑高度都在米以上。这种保守和实用主义,是80年代遗留的痕迹。年唐山城建图片,来源:百度贴吧,侵删诸位想想,经历过7.8级阵痛,唐山接下来建城,首要考虑什么?当然是安全!彼时,北京、上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专家聚在一起,为唐山研究设计住宅小区。复建建筑限高,不能超过6层,路南区以二三层楼房和平房为主;抗震性能按8度设防(部分重要建筑物按9度设防);建筑结构要求横墙纵墙对正贯通,以增强抗震性……指导原则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总之一切都围绕着五个字:速度快!抗震!以上设计施工起来容易,反复复制粘贴,建造效率很高,却也导致了唐山建筑乏味单一,就像一排排火柴盒,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小孩放学后找不到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吴良镛教授回忆,震后十年,有人批评新唐山太呆板。但是先安居才能乐业,多万人还没地方住,哪能在样式上搞出那么多花头?再说了,那10年中国文化氛围也紧张到了极点,有创意的城市规划都被叫做“纸上瞎画的规划”,各种被叫停。规划者也不敢设计得太超前。当时,唐山确实超前发展了。80年代中期的唐山,是一个奇迹——一座城市夷为平地的城市,十年间就重新站立了起来,宛如变魔术。《唐山劳动日报》副刊部主任潘石说,年后,北京的朋友来唐山转,都充满艳羡。“连街边的树都是新种的”。破破旧旧的大杂院不见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让唐山在全中国都鹤立鸡群……那种视觉冲击,真是相当震撼。但是,随着命运车轮的转动,“超前发展”也让给唐山套上了更大的限制。进入21世纪,其他地级市开始扩张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唐山却很难再一起有大动作了。为什么?因为唐山老城区的大部分建筑年龄才二十年左右,而且都是楼房。说新不新、说旧不旧。没必要再升级。唐山就这样在全国轰轰烈烈换新面目的节骨眼上,与时代错位了。直到21世纪初,唐山还在为地震擦屁股——治理采煤塌陷区和地震沉降区是0-8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唐山人,是真不容易。有人要反驳我:你说的那都是21世纪初的事,唐山早就追上时代了!年12月,老交大棚户区改造正式签约选房;年10月,路南区和平街周边区域棚改工作签约,近户居民告别震后第一批工房、自建房;年3月,路南区花园里、联合里棚改区域签约,多户居民告别震后第一批公房、自建房……这些改变,难道你看不到?现在唐山城建哪哪儿不是新的?但是别忘了,唐山城市重建于地震带上这件事实。只要地理隐患存在,以抗震为基本原则的实用主义就不会变。地震残留下的是古板、保守、实用主义的城建思维。有人问,唐山这么富,为何年还没地铁?根据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唐山是全国唯一满足地铁修建标准但未申报的城市!因为要考虑断裂层、采矿区、世园会消耗资金等客观因素。根据知乎网友讲述,9年唐山修建万达广场时,水泥一车车的运过去,材料成本远超别的城市。不是摆阔,而是因为要用超量的混凝土来填实地基!遗迹受损:天津有“五大道”,青岛有“八大关”,上海的外滩、南京西路更是因为西洋建筑云集,成为著名旅游区。年,上海老洋房6-8三个月内成交高达50多幢!巨鹿路一栋洋房以近40万元/平的成交价,成为全国成交第一天价!上海现存老洋房0多幢,90%以上都归国家所有,国有花园住宅4年起就只租不售,可见老洋房价值之惊人!唐山本可以像天津、青岛、上海拥有类似的历史文化韵味和收益。唐山开滦洋房子,意义和今天上海的南昌路、思南路、巨鹿路是一样的。截至年,老唐山共有洋房子所。却大多在地震中损毁。现仅存的开滦洋房子之一——赵各庄10号洋房子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85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