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宝宝健康的隐形杀手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宝爸宝妈们对宝宝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知道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宝宝生后早期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在我们儿保科门诊已很难遇见。随着宝宝长大,宝爸宝妈们又会寻思着宝宝是否缺“钙”、缺“锌”。实际上,前来体检的宝宝,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他们营养素缺乏发生率最高的,不是钙,也不是锌,而是铁。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是控制机体重要代谢过程的某些含铁酶或铁依赖酶的重要成分。铁缺乏导致整体代谢发生异常,即使在发生贫血以前,铁缺乏就已经对机体多项功能造成危害,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缺铁性贫血本身。尤其是处于快速成长的婴儿,对铁缺乏的承受和应变能力非常脆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7~12个月宝宝,铁缺乏发生率为44.7%,缺铁性贫血为20.5%,明显高于缺钙和缺锌的发生率。

哪些宝宝容易缺铁?

1、母孕期铁缺乏,尤其有妊娠高血压及母孕期有贫血,由于铁储备不足,宝宝更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2、足月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可满足出生后4~5个月的需求,满6月龄的宝宝,如果富铁的辅食添加不及时或不合理,就很容易引起贫血。早产儿、双胎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先天铁储存不足,发生贫血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的宝宝。

3、母乳优点巨大,但“人无完人,乳无完乳”。母乳尽管铁吸收率很高,但含铁量低,长期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食物,导致铁摄入不足则易患贫血,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应该注意补铁。

4、宝宝到了辅食添加阶段,未及时添加富铁食物,尤其是肉类食物迟迟未添加的宝宝容易出现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存在喂养不当或胃肠道疾病宝宝,如长期腹泻或过敏的宝宝,也易出现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5、婴儿期由于生长发育快,对铁需求量大,容易缺铁和发生缺铁性贫血。

宝宝缺铁有啥表现?

1、缺铁导致贫血,而1岁以内的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将导致重要脏器长期供氧不足,影响整体健康状态和重要脏器功能成熟。中重度贫血可有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疲劳,不活泼,生长发育落后。

2、缺铁或缺铁性贫血宝宝会出现肌肉软弱无力,运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动作发育。

3、铁缺乏将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减低,宝宝免疫力下降,易经常生病。

4、贫血宝宝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心理行为异常,补铁后可能也难以逆转。

5、缺铁可使消化酶活力下降,导致宝宝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影响宝宝体格生长发育。部分宝宝还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胃口不好”都是因为“缺锌”哦。

6、铁缺乏宝宝容易伴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慢性铅中毒等。

要怎么检查出来呢?

扎手指查血常规。通过简单的一个手指血,我们医生可以判断宝宝有无贫血及贫血的程度,也可以根据血常规中的一些指标初步判断有没有缺铁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宝宝在6个月体检时我们儿保科医生会常规进行手指血检查的原因。但有时候仅靠血常规不典型,也不能明确贫血原因,必要时医生会建议抽静脉血查铁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地贫基因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1、母孕期注意加强铁的补充,防止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增加宝宝生后的铁储存。

2、贫血高风险的宝宝如早产儿、双胎和低出生体重儿,应生后2~4周开始小剂量补充铁剂并合理添加辅食,防止宝宝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发展。

3、合理添加辅食,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糊,蛋黄,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色肉类等。

4、存在胃肠道疾病如过敏的宝宝,应及时就诊,由专科医生指导饮食。

5、按规范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发现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及时干预。当出现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时,铁剂是最有效的补铁途径,至于怎么补,补哪种,剂量,疗程,这个就交给医生了哈!

常见补铁误区

误区一:补血保健品和药用补铁等同吗?

答案是:不等同。补血保健品虽然铁含量高,但吸收率却有限,补铁效果也会受限制。同样需要补充一定量的元素铁时,往往需要的保健品量是较大的。且当出现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时,补铁需要明确元素铁的确切含量,按宝宝体重精确计算。保健品仅具有预防作用,只有药物才能用于治疗。

误区二:贫血纠正后能马上停药吗?

答案是:不能。贫血纠正马上停药会造成贫血再次出现。

正确的做法是:贫血纠正之后,需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以补充体内足够的储存铁。

  1、补充含铁食物,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

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5、对于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肉类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肉类食品。

——END——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

欢迎分享给更多妈妈

你的转发,点赞、是我加班码字的最大动力哦!

往期内容:DHA益生菌鱼肝油纸尿裤补钙补锌厌奶皮肤问题待产准备乳铁蛋白微量元素蛋白质粉奶粉知识不喝奶粉宝宝发烧宝宝睡觉腹泻便秘纸尿裤漏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84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