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bull云南带着妈妈去旅行

这是我的第二次探亲假,也是我第二次去云南。

但其实,最初的计划并非云南。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决定休探亲假的时候,状态真的很差。

终于把五季《TheAffair》看完却走不出来,陷入一种迷惘且绝望的情绪中,光是听到那首《Thenightwemet》就想坐下来喝一杯。

一连参加了几个朋友的婚礼,明明心底里不相信这种幸福会落在自己头上了,却和前任开始了自以为会有好结果的纠缠与互相折磨。

都说西藏是个疗伤的好地方,我也不知道真假,但还是买好了便携烧水壶、睡袋、暖宝宝等各式装备,想要独自体验一下淡季的西藏。

结果,十月底回济南参加糖糖婚礼,爸妈从在西站接到我开始一路四十几分钟的苦口婆心,彻底扼杀了我的西藏之行。

最终,我的妈妈张女士成为了我的旅伴,探亲假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探亲假。

我们订了差不多时间的晚间航班,在零点的昆明机场行李提取处见到了“阔别”14天、但其实每天都在视频聊天的彼此。

这趟云南之行,我和张女士选择了我们都没有去过的腾冲和西双版纳。

张女士深知我是一个热衷并擅长做旅行攻略的人,尤其是带家人出门,更是可以做到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在我带领中老年旅行团(团员:姥姥姥爷、大姨二姨和我妈)圆满完成年春季三亚度假之旅并获得一致好评之后,张女士简直信任我到闭着眼睛都敢跟我走的程度。

所以,11月10日凌晨我们在昆明机场汇合后,剩下的一切她就都不需要操心了。我会拿着我的计划问她,我们去这好不好、去那怎么样,这一顿吃这家、下一顿尝尝另外一家,她都会说好。

只要是跟我一起,去哪里、做什么、吃什么她都觉得好;就算不喜欢,她也会陪我去尝试,我知道,嘿嘿。

腾冲

其实腾冲本该是我第一次云南之行的其中一站,因为当时要赶回家参加表哥婚礼而被我暂时放弃。

为了弥补遗憾,和张女士的旅行第一站便选择了腾冲。

和顺古镇

跟张女士出门,酒店不需要多么高档,干净卫生就好;而我有时也喜欢给自己一些未知的惊喜。所以出行之前,我在所有开在和顺古镇里的客栈中盲选了一家,方便我们一早一晚闲逛。

客栈位于古镇的中心位置,出门拐两个弯处的小街道便是古镇的集市,水果、蔬菜、小吃、小商品等等一应俱全,人来人往、拥堵不堪。

可这家客栈偏偏闹中取静,迈进大门竟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绿色铺满了小院,鲜花装饰着凉亭、楼梯,虽非芭蕉、海棠,却也有《怡红快绿》中“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那般美好的样子。

和前一年去香格里拉一样,抵达腾冲时也是上午,这样我们便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逛逛古镇。

在腾冲的第一顿早餐是当地特色稀豆粉——一种用豌豆磨粉后煮制的糊状食物。

除了拒绝吃胡萝卜,我是一个对食物包容度超级高的人,酸甜苦辣各种味道、清爽黏腻各种口感都能接受,倒难为张女士看到那一碗黏糊糊的东西时也皱着眉头吃完了。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

这是一座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小镇,依山而建,静谧清秀。它始建于明代,当地人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同时,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几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造就了和顺中原韵味与西洋元素并存的和谐。

因为住在古镇里,所以其实我们并不着急一下子逛遍整个古镇。待在腾冲的两三天,我们一有时间就到处走走,前前后后也打卡了一些散落在古镇中的景点。

我喜欢和顺,就像喜欢前些年到过的南浔。

虽然据说古镇里大大小小的客栈开了六百多家,虽然路旁的商店里也卖着全国景区统一的纪念品,但你还是能在古镇的小巷里、社区的集市上、晨曦的田野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和张女士的第一次争吵来得比预想中早了很多。

我喜欢背着相机走走拍拍。除了很少有我自己的照片,网盘里保存着6D陪伴我的这些年里走过的风景、遇到的人和经历的故事。

就像现在翻着照片写游记一样,用相机记录的一切足以让我重新拾起那段记忆。而张女士则永远坚持给我在每一个景点拍半身照、全身照各种照片,坚持不成就各种偷拍。

鉴于过去和张女士一起旅行的经历,以及其实心里明白她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在出行前我就不断跟自己说“她想拍就拍吧,千万别发火”,然而却发现控制情绪对我来说越来越难,除了这第一次争吵,我也记不清十天的旅程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吵了多少次。

高黎贡山

除了名扬四海的火山、温泉,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仿佛是腾冲神秘而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

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和张女士包车前往,进山前司机带我们去办了备案手续。

车子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前行驶着。透过车窗向外望,山脚处公路一侧黄绿相间的小树林就像一幅风景长卷。我让司机在合适的位置停车,用相机记录下在腾冲看到的第一片金黄银杏叶。

沿着森林深处的五道溪逆向徒步,一路走到溪流源头,是高黎贡山非专业徒步的初级路线,对于热爱走路的我和张女士来说,实在是一大乐事。

由于这里并非腾冲的热门景点,除了我和张女士之外,只有三三两两游客前来;加上山中天气多变,下过雨的山路湿滑难行,我们有时手牵手慢慢向前走,竟然有了一丝山中探险的感觉。

穿行在茂密的山林之中,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清新、湿润,深深浅浅的绿色和婉转悦耳的鸟鸣声陪伴了我们徒步的全程。

参天的古树、粗壮的树根、满是苔藓的石板路,目光所及之物仿佛都在暗示着时间的痕迹,我也仿佛能听得到古时马帮走过山间回荡的达达马蹄声。

银杏村

银杏村本是我对腾冲最美的期待,毕竟一年前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了无数遍“房前屋后,黄叶纷飞,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落下来”的画面。

网上说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初是腾冲银杏的最佳观赏期,然而去年恰逢暖冬,十一月的腾冲银杏村还是“翠绿丛中点点黄”,不免让我有些失望。

吃过午餐,我和张女士沿着大路慢悠悠地走出村子。

遗憾着没有看到被金色铺满的银杏村时,却发现村外路旁规模不大的小银杏林一片金黄,顿时又感到一阵欣喜,这才有了些不虚此行的感慨。

火山地质公园

火山地质公园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是乘坐热气球。

热气球起飞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火山地质公园热气球的运营时间是上午8点到11点,这是一天中气流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段,但是,就算是在运营时间内购买好热气球门票,最后能否乘坐也取决于当时的天气情况。

火山地质公园距离和顺古镇大约30公里,我和张女士一早包车出发前往,一路上不停地祈祷30公里外的马站乡能拥有像和顺古镇一样晴朗无风的好天气。

买好热气球门票后,要在一旁等待工作人员叫号。大概太想抵达一个地方便会觉得路途格外遥远,我感觉等了好久才排到我们。

吊篮并不算太大的空间里塞了七八个人,在地面上完全感觉不到的风竟让起飞后的热气球一直微微摇晃。

热气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大概只有七八分钟,这七八分钟里,体验着缓缓升空的兴奋与欣喜,感慨大雨之后是晴天的幸运,拍下了大空山、小空山两座火山的全貌。

飞到空中,能看到的便不再只是眼前的风景;飞得足够高,便能看得足够远。

前几天,看到了腾冲某景区一名负责升放热气球的工作人员坠落身亡的消息,顿时心紧了一下,发生事故的景区就是我和张女士去年到过的火山地质公园。

突然有一种幸运和后怕夹杂在一起的复杂滋味在心头,以后应该不会再带张女士体验这类项目了吧。

去腾冲之前,那里于我而言只是学生时代地理课上学过的“腾冲-黑河线”的一端。

在那里度过美好的三天后,腾冲便成为了我和张女士拥有共同旅行记忆的地方。我们会聊起在和顺古镇的某家小餐馆里吃到的美味菌菇酱、临时起意去参观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北海湿地的凄风冷雨和夜泡温泉的惬意舒适。

西双版纳

记得年夏天刚到YS侦查时,科里的同事给我唱过一首歌并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段非常洗脑的歌词和旋律,“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以至于我总是不自觉地哼唱,有时甚至会改词,比如年去香格里拉时,唱的便是“美丽的香格里拉……”。

这首歌的名字叫《哪里有我的家》,是电视剧《孽债》的片尾曲,讲的是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奔赴云南建设边疆,期间与当地人结婚生子,然而后来的返城浪潮让知青们重新回到城市开始新生活,这才有了《孽债》中西双版纳的弃子来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

被《哪里有我的家》洗脑两年后,我终于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从腾冲飞去西双版纳,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却是从初秋飞到了盛夏。飞机舷窗外的风景渐渐变得具有热带风情起来,碧绿的澜沧江在青山之间蜿蜒流淌。

我们在下午两点钟抵达西双版纳机场,迎接我们的,是需要立刻脱去外套、换上T恤短裤的阳光和温度。

在制作西双版纳的旅行计划时,发现想去的几个景点分散在景洪市的不同方向且距离遥远,张女士又不放心我租车自驾,所以我们选择住在一日游的必经站点——告庄西双景。

告庄西双景是傣语,意思是“九塔十二寨”,位于景洪市北部市郊、澜沧江北岸。这里是游客的汇聚地,也是西双版纳专为游客打造的民族风情游客中心,酒店众多且价格实惠、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还有闻名遐迩的大金塔和浪漫的星光夜市。

望天树

望天树,顾名思义,是一种高大到仰望天空才能看到顶的树木,高度能达到60-80米。年,云南省林业考察队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发现了望天树,也正是因此,中国才被承认存在热带雨林。

乘船沿澜沧江在我国境内的最后一条支流南腊河前进,进入景区之后走过旅人蕉小径,才慢慢接近此行的重点——树冠走廊。

这条由钢绳和尼龙绳组成的空中走廊,最初是植物学家为近距离观察、研究望天树而修,如今它们成为了游客穿行雨林的独特方式。

在树冠走廊上拍照,最大的困难在于仅容一列人顺序前进的宽度,稍一停留便会造成拥堵,游客一多或者行走动作稍一变大,桥身便摇晃得厉害。

慌慌张张中,张女士帮我拍了好多照片,没有一张对焦在我身上哈哈哈。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由蔡希陶教授领导创建,后搬迁至葫芦岛上。

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西区由多个小的专类植物园组成,东区则是一片热带雨林,能够让游客徒步游览的其实只是其中已经开发了的一小部分。

这里是一座超级植物王国,也是一本活的植物百科全书,有遮天蔽日、独木成林的榕树,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绞杀现象,有拥有巨大盘状叶片的王莲,有老茎生花的火烧花,有稀少的黑花植物巨花马兜铃,有闻歌起舞的跳舞草,有音符花、白金羽花、佛肚树、疣柄魔芋等等我从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奇花异草……

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处风景,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曼听公园总佛寺

“如果你在西双版纳只有一天的时间,那一定不要错过曼听公园。”这是我在别人的游记里看到的一句话。

曼听公园就在景洪市区,拥有多年的历史,曾是傣王的御花园,也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

进入曼听公园首先看到的是纪念年周总理来此参加泼水节的铜像。

传说傣王妃的灵魂被这里秀丽的景色所吸引,所以公园被取名“春欢”,意为“灵魂之园”。

游览过望天树和热带植物园之后,我对曼听公园中花花草草的自然之美倒没有多少兴趣了,郁郁葱葱的林木掩映中那金碧辉煌、繁华精致的傣式建筑才是我的心头爱,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独特的样式元素,让这些建筑平添了一些神秘之感。

进入曼听公园后,我和张女士从周恩来铜像起逆时针漫步游览。

绕着放生湖走了大半圈,目光被左手边的一条石阶路吸引,路面被枝叶缝隙里洒落的点点阳光装饰得斑驳、浪漫。

登上石阶路,有一座微缩版的“曼飞龙白塔”,由一座母塔和周围的八座小塔组成,这种白色笋塔是傣族信仰的南传佛教的代表建筑。

白塔的不远处,是大地女神像。她是大地之母,也是无上功德的见证神。

西双版纳总佛寺与曼听公园只有一门之隔,留好曼听公园的门票,在参观完总佛寺后还可以再回来。

总佛寺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历史悠久、地位显赫,它是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首座寺庙,曾是傣王及土司拜佛的圣地,也是西双版纳级别最高的佛寺。

数百年前,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族的信仰。

南传佛教讲究个体的修行、个人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充实,这是我对南传佛教仅有的一点了解,大概也是我在西双版纳总能看到人们幸福的面孔、拥有安宁静谧之感的原因吧。

从总佛寺回到曼听公园后,我们去了园中大象表演的场地。

当时并不是表演的时间,几头大象只是在场地里站着、发呆。想到之前在微博上看过的训象视频,那一刻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疲惫和痛苦。

长大的路上,父母的教育、一些亲身经历以及各种书籍、视频的影响,让"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渐渐从一句口号变成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所以我个人拒绝一切动物表演。

从西双版纳回家后,我在网络上找到了“小象未来成长计划”,他们从年开始与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联合开展亚洲象保护行动。我没有办法作为志愿者到繁育基地工作,但定期的“投喂”也算是为大象的生存做出自己的努力了吧。

《傣秀》

《傣秀》的主创是国际艺术大师弗兰克?德贡,世界知名的拉斯维加斯《O秀》和澳门《水舞间》也是他的作品。

演出地点是位于景洪市区西北方的西双版纳傣秀剧院,距离曼听公园大约7公里。

我把曼听公园和《傣秀》安排在了同一天,白天畅游一座“人游妙境享春欢”的王家花园,晚上赶赴一场“不看傣秀枉到云南”的视听盛宴,看秀前还能去剧院附近的希尔顿吃顿自助晚餐,拯救一下张女士一连好多天吃傣味的北方胃,简直完美。

《傣秀》取材于傣族古老传说《孔雀公主》,讲述的是一个坠入千年前神秘雨林的男孩,邂逅美丽的傣族公主,两人越过重重阻碍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剧情本身很老套,但它融合了舞蹈、歌剧、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华丽的布景、梦幻的灯光、精彩的演绎、精致的造型,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雨林奇境,舞台变换、光影流动、声色环绕之间更是传递出千年来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默契与和谐。

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蝴蝶女王,以自己的头发为力点,悬吊全身重量,在20多米的高空旋转、飞行,简直震撼。

另外,“水”贯穿了秀的始终。奇妙变幻的舞台中藏着8米深的水池,跳水等技艺被倾情展现,泼水的场景不断在剧情中呈现,大概是主创从自己的视角对傣族水文化做出的解读和诠释吧。

欣赏这样一场民族风情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时尚大秀,还好我不顾张女士反对果断买了A区的门票,还人品爆棚地选到了第八排正中间的座位,观看效果奇佳,散场后,连张女士都说每人块也值了。

温热的天气,醉人的夜色,虔诚的信仰,多元的文化,挑逗味蕾的食物,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生活节奏……加起来便是我心中“美丽的西双版纳”。

在那里度过美好的五天后,我们飞回济南感受冬天去了。

张女士是一个一有空闲就喜欢出去走走看看的人,QQ空间的相册里全是她的旅行记忆。

这些年,我也去了很多地方,可大多是一个人,或是和朋友、同事。

仔细想来,这次云南之行之前,我们俩一起旅行应该就是年去三亚了。

因为疫情以及不能休满的探亲假,今年我和张女士没有再计划出行。

我想和她一起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看更多、更美的风景。尽管旅途中的争吵很难避免,但我还是希望能在下一个长假开始我们新的旅行。

不过,就算只是像现在这样宅在家里,只要能在她身边我就觉得无比幸福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yz/83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