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别录工作室官方
血小板减少症,就是指的体内缺少血小板引起的疾病症状。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是有凝血、止血等功能的,一旦血小板减少就会丧失这些功能,导致出血,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甚至死亡。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一、血小板的诊断
如果血小板*10^9/L,然后看骨髓象,如果骨髓象没有问题,那就是自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自身机体免疫机制紊乱了,所形成的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的血小板迅速被吞噬或者破坏,破坏或吞噬之后血小板的计数就减少了;如果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那就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二、常规治疗
1.应急的治疗方法是输血
可以快速提升血象,防止急症并发症。但是血象升得快降得也快,起不到治疗作用。多次输注会造成同种的血小板抗体,会引起无效的血小板输注。
2.丙球蛋白
提高免疫力,提升血象,但长期服用会导致病毒感染以及肾脏的损害,以及会产生抗药性,再用也没有效果了。
3.激素性药物
主要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但是长期服用会出现毛多、满月脸、水牛背、满月脸等不良反应,会产生骨质疏松,所以一般医生会搭配钙剂服用。
三、如果是血小板减少症一定会出血吗?
血液病专家史淑荣主任回答,“会有相关的出血。但不一定对你的血小板的减少程度成平行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中间遇到很多患者,他的血小板数量虽然低于20*10^9/L,但是他仍然没有明显的出血。而一部分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当他的血小板已经持续40~50*10^9的情况下,他仍然会有出血,其中的原因涵盖了我们所产的血小板的质量以及我们是否还有其它出血和凝血机制的异常,比如说我们体内纤维蛋白原的缺乏,我们凝血因子的异常,以及血小板本身质量和数量的异常等有相关联,所以说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和血小板密切相关,但不平行。也就是说,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也直接提示你有出血的危险,但不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出血。”
因此,血小板减少症出血,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到发生出血的真正原因。对于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更应该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如需公益咨询,可以填写公益咨询预约单,支持上传病例;提交后留意时间段内接听北京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