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创立获腾讯投资这家公司到底什么

#快消八谈##健康##医疗##融资#

6月21日,圆因生物官宣获得2.8亿元的A轮融资。相较此前获得腾讯投资的传闻,此次官宣稿显得低调,称“由某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与和玉资本联合领投……”,而根据天眼查信息,该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即腾讯投资。圆因生物由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于年4月创立,专注于利用环状RNA技术开发疫苗及新型治疗。魏文胜同是博雅辑因的科学创始人,目前博雅辑因已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造血干细胞和T细胞的体外细胞基因编辑治疗平台等四大平台。

01

瞄准环状RNA技术

今年5月曾传出腾讯入股环状RNA疫苗研发商圆因生物的消息,6月21日,圆因生物官宣获得2.8亿元的A轮融资。根据官微消息,此次融资由某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与和玉资本联合领投,夏尔巴投资与三正健康投资跟投,老股东泉创资本与千骥资本也继续追加投资。

官宣稿略显低调,根据天眼查信息,“某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即腾讯投资。据了解,年4月,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于北京创立圆因生物,该公司专注于利用环状RNA技术开发新型疫苗及创新疗法,已经建立了丰富的预防性及治疗性新药产品管线。

圆因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融资后,将加快推进技术平台建设、管线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及国际合作等。“此轮融资的顺利完成,将对圆因生物加快新型广谱新冠疫苗的开发以及多种疾病领域治疗手段的研究有巨大帮助。相关报道称,魏文胜所在团队研发的环状RNA疫苗预计在今年秋季进行临床试验申请。”圆因生物首席执行官汤晓东博士说道。

自年以来,BioNTech/辉瑞、Moderna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运用mRNA技术快速制备了高效、持久的新冠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生产方面展现出了优势,但这种由线性mRNA制备的疫苗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线性mRNA分子的稳定性较差,极易在高温或有核酸酶的存在下降解,这也导致mRNA疫苗成品的运输和储藏成本较高(通常要保存在-20°C或-70°C条件下)。

而体外环化RNA技术为mRNA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既能稳定存在又能有效诱导免疫原产生的替代性手段。

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mRNA疫苗不易保存和运输,环状RNA技术可以通俗看做mRNA技术的升级。此外,mRNA技术专利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环状RNA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突破国外壁垒。

02

创始人连续创业

作为连续创业者,除圆因生物外,魏文胜还是博雅基因的科学创始人。

源于创始团队的北大情怀,博雅基因的名字选取了“博雅”二字,“辑因”则是“编辑基因”的意思,体现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年,魏文胜教授和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认为基因编辑技术本身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有望为多种疾病带来创新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这一年,博雅辑因成立了。

去年4月,博雅辑因宣布完成由正心谷资本领投,博远资本、夏尔巴投资等跟投的4亿元B+轮融资,融资资金将被用于继续推进公司以基因编辑技术为基础的产品管线的临床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魏文胜在科普基因编辑技术时解释道,“基因编辑其实是在海量的序列信息中做两件事:定位和编辑。定位,就像导航系统,能够精准地找到我们要编辑的位置,这是最为关键的;编辑,是指我们对序列信息做调整和改变,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基因编辑”。

目前,博雅辑因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疗法产品ET-01的多中心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登记号:CTR1297)已于中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这款产品有望为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带来一次性治愈希望,满足当前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

创始人在基因编辑和环状RNA应用方向的深厚积累也成为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夏尔巴投资投资副总裁蔡昌祖博士表示,魏文胜教授团队基于其在应用环形RNA作为基因编辑工具上的积累,迅速切入环形RNA表达工具的研发,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化方法并以新冠疫苗作为切入点,已初步展现出剂量、激活细胞免疫等方面的优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sl/89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