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围绕关键节点,为全市新婚、准备怀孕、已孕夫妇提供优生遗传咨询和追踪随访服务,指导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有序开展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工作,通过妇幼项目的实施,加大对高风险夫妇的管理及追踪随访力度,全市严重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得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形成出生缺陷防控合力。南宁市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将免费婚检、产前筛查、地贫防控、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进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如联合妇儿工委、民政等部门,大力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便民服务,促进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婚前、孕前保健覆盖范围。近年来,除中央、自治区的专项经费外,南宁市财政每年划拨近万元用于全市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工作。
强化体系建设,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有力。依托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南宁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中心,作为全市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为主干,各县(区、市)妇幼保健院为支点,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支撑,对全市各级驻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相关工作,搭建起由“市-县-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的高效妇幼健康服务网络。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随访反馈机制,落实个案跟踪随访职责。首诊机构负责对在本机构建卡进行孕期保健的服务对象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若发现高风险随访困难个案,增加随访次数,并将随访情况逐级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项目管理办公室。
加强学科建设,助力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作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姿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内涵建设。近年来,成为广西首家拥有国际标准(ISO)医学实验室的妇幼保健机构、南宁市出生缺陷防控人才小高地、南宁市第一家产前诊断机构、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分中心、南宁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南宁市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第二家获“试管婴儿”(IVF-ET、ICSI)医院等等,增强了出生缺陷防控防控能力,引领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医院还开展了《南宁市高发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南宁市地中海贫血预防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等16项出生缺陷防控相关重点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促进了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的转化,加强了出生缺陷防控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完善了适合南宁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为南宁市出生缺陷防治策略、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医院还加强相关政策研究,探索将出生缺陷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的长效机制。在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的患者或基层转诊的患者优先安排检查、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提高高风险人群就诊检查依从率。创新Ⅲ、Ⅳ级产科超声筛查远程预约工作模式,孕妇在医联体成员单位直接通过远程服务平台进行缴费,在约定时间到院检查,极大缓解B超预约难、等待时间长,提高结构畸形患儿早期诊断率。医联体成员单位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邀请出生缺陷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提高了严重致残致死性问题的诊疗水平,让辖区患者在家门享受最前沿的治疗,极大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着力壮大主流舆论,营造重视出生缺陷防控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阵地宣传,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孕产保健门诊利用宣传橱窗、宣传牌、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地贫免费检查项目的惠民政策和服务流程。二是创新媒体宣传,在南宁电视台“帮女郎”节目播放地中海贫血防治服务指导科教宣传片。三是做实面对面宣传,在各孕产保健服务机构门诊和婚育综合服务平台为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宣传;医务人员走进农村/社区、走进家庭,与服务对象面对面开展宣教。四是常规宣教外,针对年龄高风险、内外科合并症和妊娠合并症等特殊人群,分类、分疾病印制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的健康处方和手册。五是充分利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