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许紫莹通讯员姜洁斯
年5月8日是第29个“世界地贫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地贫儿,一起向未来”。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的血红蛋白合成紊乱的疾病,它的特点是成人血红蛋白的一条或多条球蛋白链减少或丢失。多数人携带有缺陷的地贫基因,却不表现出临床症状,被称之为“地贫基因携带者”,通常在地贫筛查或家系调查时才被发现。
目前,全世界约有3.5亿地贫基因携带者,我国地贫基因携带者约万人。
今天(5月6日)上午9点,医院特开展了一场地贫科普与交流活动,希望能够引起新手爸妈对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重视,优生优育。
生下一个孱弱的地贫宝宝
连续五年担惊受怕
30岁的刘女士(化名)拿到自己二孩的检测报告时,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五年前,刘女士生下一个孱弱的女孩,身患中间型a地中海贫血,这对于刘女士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女孩自患病起,每月都需小量、频繁地接受输血,不然就没有力气、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这些年来,孩子的这个疾病给夫妻俩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几乎拖垮了整个小家庭。
另外,地贫还需进行排铁治疗,这对身体的损伤很大,每次治疗完孩子都会精神不济。看到来世上“遭罪”的女儿,身为母亲的刘女士背地里不知留过多少眼泪,也时常懊悔自己为何不早进行基因筛查。
“她怀孕的时候并不知道胎儿有地贫,是孩子出生后表现出发育迟缓,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和丈夫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生下中重度地贫儿的概率是四分之一。”医院产前诊断(筛查)中心副主任张艳珍介绍。
在得知自己身怀二胎时,连续五年担心受怕、痛苦自责的刘女士暗下决心:“这样可怜的孩子我不想再生第二个。”
刘女士咨询医生后了解到,可以通过产前诊断避免再生育患病宝宝,便赶紧到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做了羊水穿刺,结果出来,这次终于是一个健康的胎儿。
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些年到底有多不容易只有我自己知道。”
“头发浓密就不会生地贫儿”
关于地贫的误解真不少
说起“地中海”,大家总是会想到男子稀疏的头发,于是,很多人对地中海贫血也有相应的误解。
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卢莎医生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新手爸爸。医院做产前检测,发现孕妇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卢莎就建议陪妻子来的这位丈夫也做一个基因筛查。
“我不用做,医生你看我的头发这么浓密,不可能有地中海贫血的。”男子如此回答。
卢莎哭笑不得,她只好解释道:“此地中海非彼地中海!地中海贫血是全球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与头发疏密程度无关。”
卢莎透露,重型或中间型β地贫和重型α地贫胎儿出生率为千分之六,而唐氏综合症胎儿出生率为千分之一。相较之下,地贫儿出生率较高,而大家关于地贫的了解还没有唐氏综合症多,懵懂或误解依然存在。
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
孕妇产前诊断意识需提高
当前地贫检测主要技术有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基因筛查和基因诊断。
临床医生一般建议,孕妇可先行平行联合筛查,即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若任何一项筛查阳性,即建议做基因检测。拟计划怀孕女性、孕妇为基因携带者,配偶直接做同型基因检测,夫妻若为同型地贫携带者,则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处长周华表示,浙江省地贫儿发病率虽然比起广东、广西地区较低,称不上“高发地区”,但随着社会人群的迁徙和流动,地中海贫血还是需要引起新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