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诊断科研建设精准医学质谱应用,

质谱学术研讨会(医院专场)顺利召开

为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深入学习质谱技术在临床诊疗和科研中的重要应用,推动临床检验学科的高水平发展,年10月10日上午,质谱学术研讨会(医院专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质谱在临床科研和转化的学术讨论和合作交流。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南方医科大学徐湘民教授、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研究院/医院丁琛教授、融智生物首席技术官/董事长周晓光博士进行了学术演讲,医院检验科顾兵主任以及外联秘书邓倩昀博士就检验科的临床与科研进展进行专题汇报。

南方医科大学徐湘民教授就《β-地中海贫血表型变异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汇报,徐教授一直坚持从事人类遗传病的分子基础和基因诊断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靶点是我国南方常见遗传病α和β地中海贫血,研究结果对阐明中国人各种类型地中海贫血(α,β,δβ-地贫等)及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的分子病理学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致力于发展现代分子诊断技术,用于解决这些遗传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问题。

医院检验科顾兵主任以《检验科学科建设方向与团队介绍》为题,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顾兵主任重点阐述了检验科成立学科交叉组的重要举措,表明学科交叉组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覆盖医教研用,注重学科交叉,推动全科发展。同时,为推进与优秀团队的合作,顾主任还介绍了检验科三大学科方向——感染、肿瘤和肾病,着重科研建设,医院科技影响力。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研究院、医院丁琛教授进行了《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的汇报,丁教授对蛋白组学的发展历程、当前蛋白组学技术以及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基因组学技术的比较等问题做了深入的介绍,还同时向大家介绍了位于上海张江复旦大学校区的一流的“组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诚挚邀请大家访问南沙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

融智生物首席技术官、董事长周晓光博士也分享了《临床质谱生物大分子检测-未满足的临检需求》,随着临床对个体化和精准化医疗需求的增加,基于质谱技术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成果正不断转化成临床实践,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正在快速的发展。报告以生动的质谱研发科学家的故事带我们了解了生物质谱的由来,并以蛋白、病毒核酸、质谱成像检测为切入点,畅想了临床生物质谱的未来无限潜力。

为进一步推动科研的深入合作,医院检验科外联秘书邓倩昀博士详细介绍了《检验科肾病方向研究》,医院检验科在余学清院长的指导下,在顾兵主任的带领下,致力于肾病分子诊断的研究,邓博士就三大学科方向之一——肾病方向的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质谱在新标志物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表明检验科非常期待与各位专家的深入合作。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中圆满结束。

(文王子霞审校李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86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