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必考考点溶血性贫血

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

腰背四肢酸痛+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内溶血);

黄疸+贫血+脾大=慢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外容血,有贫血、黄疸、脾大三个特征)

(1)根据血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确定黄疽性质—溶血性黄疽

①溶血性黄疸—DBil轻度增加,IBil明显增加,即以IBil升高为主,DBil/Tbil0.2。

②梗阻性黄痘一DBil明显增加,IBil轻度增加,即以DBil升高为主,DBi/Tbil0.5。

③肝细胞性黄疸一DBil中度增加,IBil中度增加,即DBil和IBil均升高,0.5DBi/Tbil0.2。

(2)根据特殊实验室检查判断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①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②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③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④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贫血+黄疸(血胆红素以“间胆”升高为主)=溶血性贫血。

例题:年72A

该患者为青年女性,有头晕、乏力、低热、腰痛、恶心、轻度黄疸,脾肿大等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尿胆原(+),尿胆红素(-)(血管外溶血尿胆原增多,而胆红素阴性),血TBil(总胆红素)增高(TBil正常值3.4~17.1μmol/L),血DBil(结合胆红素)正常(DBil正常值0~6.8μmol/L),DBil/TBil=0.11(溶血性黄疸以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DBil/TBil0.15),据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溶血性贫血。

(巨幼贫)

长期偏食、素食者+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化系统症状)+大细胞性贫血(MCVfl)+牛肉样舌(舌面光滑,舌乳头萎缩)+血清VitB或叶酸降低+脾脏不大=巨幼细胞贫血

看到大细胞性贫血(MCVf1)应首先考虑巨幼贫。

骨髓穿刺,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显著,三幼变(胞体大,胞质较胞核成熟,红系“核幼浆老”)。

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VitB12和叶酸

例题:年70~72

中年女性,乏力,头晕,心悸,纳差2个月(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临床症状),血常规示Hb72g/L(正常女性-g/L),MCVfl(正常值80-fl),MCH40pg(正常值27-34pg),MCHCg/L(正常值-g/L),Ret1.0%(正常值0.-0.),WBC3.4×10?/L,Plt85×10?/L,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因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而出现牛肉样舌,最可能支持该患者诊断的骨髓象是核幼浆老。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85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