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熟悉又陌生”的一种症状。提及贫血,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贫血会有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头晕、气短、浑身没劲等等。但是它可能对大家来说又是陌生的,喝茶与贫血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究竟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引起贫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种,其中最多见的一种疾病就是缺铁性贫血(IDA)。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血红蛋白减少了,其携带的氧也就减少了,所以病人会感觉到头晕、疲倦感、稍微活动即心跳加速、上不来气等症状,轻者面色苍白,较重者嘴唇、眼睑苍白甚至巩膜发青。
谈二者的关系要从铁的吸收说起,摄入到胃肠道的铁有两种形式:1.二价铁,来自动物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等,吸收率高。2.三价铁,来自植物性食物,像一些青菜,它必须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二价铁才被吸收利用。
有一些因素可促进铁的吸收:如维生素C,它作为一种还原剂,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有利于铁的吸收。因此多吃瘦肉、青菜水果有利于预防或减轻贫血。
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由于含有鞣酸,它可与铁形成难溶的盐类而抑制三价铁的吸收。另外,一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磷酸盐、植酸盐,以及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它们均可与铁形成难溶解物质从而抑制了铁的吸收。所以长期在吃饭时或饭后立即喝茶、喝咖啡的人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文中配图均为资料图,仅供参考)
(作者王文梅,长治医学院)
王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