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2.html护师考试倒计时仅剩24天
1、题干: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
A、2岁~3岁B、新生儿C、出生6个月~2岁D、出生6个月内E、3岁~5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多见,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大多因断奶期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引起。(C对)
2、题干:胚胎后期至出生后,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A、胸腺B、淋巴结C、肝D、脾E、骨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胚胎期造血:(1)中胚叶造血期:从胚胎第3周起,在卵黄囊上形成许多血岛,其间的细胞分化为原始的血细胞,至胚胎第6周后造血开始减退。(2)肝(脾)造血期:胚胎第6~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主要造有核红细胞,也可造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胚胎4~5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以后逐渐减退,至生后4~5日完全停止造血。脾脏在胚胎第8周开始造血,主要造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5个月后逐渐停止造红细胞和粒细胞,仅保留造淋巴细胞功能。(3)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第4~5个月才开始造血活动,直至生后2~5周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E对)
3、题干:59.营养室制定的含有瘦肉、蛋黄、猪肝、黑木耳的菜谱适合下列哪类血液病患者
A、急性白血病B、过敏性紫癜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缺铁性贫血患者饮食护理:添加含铁或维生素B12及叶酸丰富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肉、血及蛋黄、黄豆、紫菜、木耳、绿叶蔬菜、酵母等,改善饮食结构。(D对)
4、题干: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密切关系的病原体是
A、链球菌B、葡萄球菌C、支原体D、病毒E、真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以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属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A对BCDE错)。
5、题干:属于血小板输注禁忌证的是
A、肿瘤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B、体外循环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再生障碍性贫血E、肝移植手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血栓类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输注血小板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加重微血管栓塞(C对);肿瘤放化疗、体外循环、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移植手术输注血小板均能增强凝血功能(ABDE错)。
6、题干:口服铁剂应该
A、剂量大不要紧B、可和茶水同服C、饭前服用D、警惕黑便E、液体铁剂要用吸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铁剂直接口服会使牙齿变黑,需使用吸管(E对);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原则,切勿自作主张增减药剂用量,尤其不要一次大剂量,否则易致急性铁中毒(A错);忌与浓茶、咖啡、牛奶及不利铁吸收的其他碱性物质同服,否则会影响吸收(B错);服用原则应避免空腹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引起的恶心呕吐(C错);口服铁剂治疗期间,因铁与大肠内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使大便颜色变为褐黑色,类似消化道出血,停用铁剂后即恢复正常(D错)。
7、题干:巨幼细胞贫血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叶酸缺乏B、维生素B12缺乏C、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D、铁缺乏E、G-6-PD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常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B对ACDE错)。
8、题干:患儿,男,7个月。因2个月来肤色苍白,食欲减退入院。生后一直人工喂养,未加辅食。体检:营养差,皮肤、黏膜苍白,心前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化验: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0×1012/L。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感染性贫血B、生理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低于正常水平(儿童血红蛋白:>g/L,红细胞3.5~5.5×1012/L)诊断为贫血。由皮肤黏膜苍白判断营养缺乏,由该儿童的喂养史可知辅食添加太晚(正常4~6月添加),结合缺铁性贫血症状: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舌乳头萎缩等,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可出现委靡不振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学习成绩下降等;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增快,重度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及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其他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易合并感染;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指甲改变等。最有可能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对);感染性贫血应存在发热及局部感染征象(A错);生理性贫血在生后2~3个月发生,不符合该儿童年龄(B错);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神经精神症状主要是表情呆滞、对周围反应迟钝,嗜睡、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出现倒退现象;维生素B12缺乏可出现肢体、躯干、头部或全身震颤,甚至抽搐、共济失调等,不符合病例症状(D错);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E错)。
9、题干: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治疗是
A、抗感染治疗B、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C、大量维生素治疗D、1,6-磷酸果糖治疗E、补充铁剂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慢性型出血较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提升血小板及防治出血有明显效果,然而停药后,半数病例可复发,但再发再治仍有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从而使抗体被覆的血小板的寿命延长;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脆性,改善出血(B对ACDE错)。
10、题干:防止早产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的时间是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元素铁每日不超过2mg/Kg,最大不超过每日15mg(B对ACDE错)。
11、题干:缺铁性贫血患者较常见的受损害部位是
A、呼吸道B、淋巴结C、尿道D、消化道E、皮肤、黏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而那些暂时影响不大的脏器,例如皮肤、粘膜等的血管则开始收缩。于是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等变白。这种现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为明显(E对ABCD错)。
12、题干:患儿,男,6个月。生后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12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因母乳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少,婴幼儿未及时添加辅食导致摄入不足,同时因生长发育迅速使需要量增加导致该患儿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D对);铁摄入不足易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A错);锌缺乏引起营养性锌缺乏症(B错);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显著缺乏可导致遗传性的溶血性疾病(E错)。
13、题干:18个月的小儿,一直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口唇及睑结膜苍白,Hb90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小,含色素低,该患儿可能是
A、感染性贫血B、生理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从两个方面可以作出诊断:一是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小,含色素低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选项中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是食物中铁供应不足是引发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题干中患儿一直未添加辅食,单纯的母乳含铁量低,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常导致缺铁,进一步确定诊断(D对);感染性贫血伴有发热(A错);生理性贫血发生于生后2~3个月,血红蛋白量降至g/L左右(B错);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是全血细胞的减少而不仅是红细胞(D错);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为血细胞成熟障碍,血象中应该是大量的幼稚红细胞(E错)。
14、题干:患儿有溶血性贫血可出现
A、出现生理性贫血B、血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C、血红细胞较大染色较深D、出现生理性溶血E、血中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或过早破坏,且超过了骨髓代偿造红细胞能力的一组疾病,实验室检查有红细胞破坏增多和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的证据,血中有少量有核红细胞(E对ABCD错)。
15、题干: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上行感染B、血源性感染C、直接蔓延D、外伤后感染E、尿路畸形和梗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上行感染是指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内致病菌再经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这是引起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途径,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变形杆菌等,初次患泌尿道感染的新生儿、所有年龄的女孩和1岁以下的男孩,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而在1岁以上男孩主要致病菌多数是变形杆菌(A对BCDE错)。
16、题干:真题-J小儿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
A、上行感染B、直接感染C、下行感染D、血源感染E、淋巴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尿路感染的途径包括上行感染、血源性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等,其中上行性感染是引起小儿尿路感染的最常见途径,致病菌可从尿道口上行并进入膀胱,导致膀胱炎症,膀胱内的致病菌可通过输尿管移行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A对BDE错);下行感染不是尿路感染常见感染途径(C错)。
患儿,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μmol/L。
17、题干: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贫血B、水肿C、硬肿D、核黄疸E、酸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溶血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最早生后1~2天出现神经系统表现,主要症状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反应极差、吸吮力减弱,病情进展出现双眼凝视、抽搐、肌张力增高、尖叫等(D对ABCE错)。
患儿,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μmol/L。
18、题干:为患儿行蓝光疗法时应
A、裸体B、戴眼罩C、穿单衣、系尿布D、穿单衣、系尿布、戴眼罩E、裸体、系尿布、戴眼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为该患儿进行蓝光治疗,患儿准备为裸体、系尿布、戴眼罩,具有全身接受蓝光治疗,保护会阴部、防止损伤视网膜的作用(E对ABCD错)。
患儿,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患儿血清胆红素μmol/L。
19、题干: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肝炎B、母乳性黄疸C、生理性黄疽D、Rh溶血病E、ABO血型不合溶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贫血,其中ABO溶血病患儿黄疸多出现在生后2~3天,肝脾肿大不明显。分析题干,患儿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肝脾不大,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为“A”型,因此应首先考虑该患儿出现了新生儿溶血病,且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E对);新生儿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多以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复诊来就诊,病原学检查可提示相应感染原(A错);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可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B错);生理性黄疸患儿一般情况好,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血清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μmol/L(5mg/dl),不符(C错);Rh溶血病患儿与母亲血型表现为母亲Rh阳性新生儿阴性,且患儿表现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与题干所给患儿及母体血型不符(D错)。
20、题干:婴幼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的诊断是24h尿量少于
A、mlB、mlC、mlD、ml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婴幼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的诊断是24h尿量少于ml,学龄前期少尿的诊断是24小时尿量少于ml,学龄期及成人少尿诊断是24小时尿量少于ml;无尿的诊断均为24小时少于50ml(A对BCDE错)。护理考试10G免费大礼包
近5年历年真题,内附详细答案解析
课程视频,业内一线名师教学视频
高频考点,总结归纳各章知识点
冲刺模拟卷,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