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回音父子两代葡萄大王的故事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方应明:带动丁庄促发展

您继承父亲的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甘愿当茅山下的愚公,统筹协调,拓展资源,终将“老方”发扬光大。您做事认真的态度是追求完美的最好阐述,条理清晰、服务周到是风格也是要求。两代人,三十年,只做一件事,讲的是故事,写的是历史。

——题记

句容市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从生产管理到市场销售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苗供应、统一供药供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现有社员近多户,服务面积多亩。为了保证葡萄的固有风味和品质,示范园与葡萄协作网一道深入研究并共同制定了一套全程技术方案,依照方案进行按需施肥、科学防病、控产提质、自然坐果和成熟。坚持走科技化、信息化发展路径,编写田间管理明白书,适时发送服务提醒。老方庄园陆续规划并建成葡萄吧、酿酒坊、葡艺馆、百葡园、采摘园,每当葡萄成熟季节,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远道而来。老方葡萄已顺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现已基本完成产品安全追溯平台,“老方”葡萄早已是江苏省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热捧。

老方葡萄既有历史又有故事。

天堂回音

——父子两代葡萄大王的故事

尤恒

七月流火,句容丁庄2万多亩的葡萄熟了,墨黑的夏黑,紫黑的巨峰,嫩黄的黄蜜,青媚的阳光玫瑰,美甲般的美人指……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茬接一茬,争先恐后地赶着这场葡萄的盛宴。

方应明忙里偷闲,趁着喝水的功夫,登上了丁庄葡萄交易市场的顶层平台。这幢小楼的第一层是专门用来葡萄交易的。此刻,大厅里就像这流火的天气一样热闹着,十几个农妇正一刻不停地挑拣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葡萄,还有三四个人正忙着称重、包装,大厅的桌子旁、休息室里坐满了人,他们中有的是等着拿货的葡萄经销商,有的是拖家带口来此游玩的游客,他们一边品尝着盘里的各种葡萄,一边亲切地交谈着,真正是忙里裹着闲,闲里透着忙。第二层是“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会议室、机房和外地员工的宿舍。第三层是合作社的多媒体培训教室,这一层的廊檐下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的匾牌——“天下葡萄第一庄”。每年葡萄生长的关键节点,这教室里总是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葡萄种植户,来来往往不下十回。

句容市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举办农民培训班

此刻,教室里空无一人,是呀,葡萄熟了,果农的心儿醉了,他们都在葡萄园里采摘着一年的喜悦。教室的门通向大平台,站在这个平台,可以鸟瞰丁庄的整个葡萄园,苍翠的叶子下面是一串串套着纸袋的葡萄,怎么望也望不到边呀。可是在30年前,这里只有2亩葡萄,被包围在一片片油菜、小麦、山芋、玉米、芝麻之中,它显得那么弱不禁风和微不足道。可谁能想到,这2亩葡萄就像荒原里的星星之火,30年后燎原成了亩的“葡萄小镇”,丁庄以及周边近户的农民靠着这水晶一样的葡萄盖起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提前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30年前的2亩葡萄,是由方应明的父亲方继生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种下的。

是的,昨天晚上,方应明又梦见了父亲。梦里的父亲还是生前的样子,瘦削的身躯,黝黑的面孔,炯炯的眼神,一脸的慈祥。

方继生于年在丁庄种植的2亩巨峰葡萄园和看护房。

葡萄大王方继生。

父亲说,小明,青葡萄酸,紫了就甜了,下回再到小姑父家里吃紫葡萄。小明赖着不肯走,父亲没辙,只好从树上摘下两串青葡萄,小明摘了两颗,塞进嘴里……方应明流着口水醒了,原来是场梦,可分明又不是梦。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特爱吃葡萄,每年夏天,为了能吃上葡萄,他会拉上最要好的小朋友走四里的山路,到小姑父家里,那里种着一颗老葡萄树。没等葡萄变紫,就把长在最低处的葡萄摘了下来,用汗衫兜着,一路走一路吃,等回到家里,青葡萄也快吃完了,可牙齿酸得发软,只好向父亲撒娇求救,引来的是父亲的一顿责怪: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等葡萄紫了再去吃,咋这么不听话呢?酸掉牙,活该!父亲嘴上这么说,还是倒了碗凉水,往里撒了几粒青盐,用筷子搅了,递到小明嘴边,让他快紧潄口。这种情况伴着方应明度过了童年的第一个夏季。到现在,方应明都不能确定,父亲是不是因为看到儿子喜欢吃葡萄才决定种葡萄。

在方应明的记忆里,现实中的父亲是严肃的。因为父亲从来没有夸过自己。年底,18岁的方应明应征入伍。那时候,家里10余亩的承包地里都种上了葡萄。父亲种的葡萄与小姑父家的葡萄完全是两回事,品种叫巨峰,种植方式叫作早川葡萄种植模式。那葡萄又大又紫又甜,拿到市场上卖到7元一斤。看到方继生种葡萄赚了钱,村里的乡亲们觉得种葡萄有奔头,一些农户纷纷拜方继生为师,在自家的承包田里种起了葡萄,短短5年间,丁庄的葡萄由2亩发展至多亩。作为军人的方应明远在吉林,心里却一直记挂着家里的葡萄,他多次在写给父亲的信上说:老爸,我以后就跟着你干了!可父亲一直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四年后,方应明从部队复员,工作一时还没有着落。有一天,方应明跟着父亲在葡萄园里修剪枝条做下手,每到一棵葡萄树跟前,父亲都会说,这棵可结50斤,这棵可结80斤,并说出了其中的理由。方应明正听得入迷,父亲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脸严肃地望着自己问:小明,你真的想种葡萄吗?父亲这一问就连问了三回,在得到方应明肯定的回答后,父亲说,种葡萄是要吃很多苦的!眼前的父亲双鬓已掺进了许多白发,父亲老了,这是他第一次发现父亲开始老了。他的心突然颤动了一下,于是他认真说,你儿子可是当过兵的!父亲说:我想种葡萄种到80岁。小明,你呢?方应明说,我要把葡萄进行到底!父亲笑了,儿子也笑了,葡萄架下,父子间的约定。

作为农一代的方继生吃了太多的苦,没有实现干到80岁的夙愿,年12月29日,65岁的方继生永远地走了。出殡那天,全村多位乡亲冒着雨雪送他最后一程,在场的人全在哭,可方应明没有哭。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明,丁庄的葡萄千万不能让它败了,技术一定要跟得上,葡萄的加工一定要跟上,合作社不能散,还有新品种的引进……父亲已不能言语,却紧盯着儿子,方应明知道父亲是对自己不放心呀,他流着泪说:爸爸,放心吧,小明会把葡萄进行到底的……父亲的脸上闪现出一丝笑容,握着儿子的手松了,然后闭上了眼睛……

各级农业部门领导和合作社果农们沉痛悼念方继生同志。

方继生走了,丁庄的葡萄产业在继续。在大家的选举下,方应明出任了丁庄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新一届理事长。方应明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二代”。

然而,年方应明就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这一年,雨水真多,特别是葡萄开花的那些日子,雨下起来,少则持续一周,多则持续十来天。这没完没了的雨,打着葡萄的叶子和花朵,更愁了多户合作社果农的心。雨水多,病害就多,葡萄结果就会受到影响。更怕的是,如果雨一停就持续高温,必定造成软果,好果率就会大大下降,造成的连锁反应是,经销商就可能压级压价,葡萄种植户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果然,那雨一停,那气温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往上蹿,很多种植户都向方应明反映自家的葡萄病虫害比往年多,结的果子比往年软。

“小方,你说该怎么办?”

“小方,你拿个主意吧!”

可是新一任理事长此时也是束手无策,因为他从事葡萄种植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方应明回忆起那段日子,用他的话说,简直就是在火上烤。这时候,他特别相信父亲,要是父亲还在,一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他在自己的QQ签名中写到:好想与父亲在天堂对一次话,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说来奇怪,他写下这句话的当天夜里,父亲便走进了自己的梦里。父亲像生前一样,依旧一脸严肃。父亲说,小明,不要害怕,办法永远比困难多,相信自己,相信科学。方应明连忙问:解决软果的办法是什么?可是,父亲笑了笑,消失了。方应明喊:爸爸,爸爸,你别走,别走……

方应明急醒了,急出了一身的冷汗。汗出而脑静。回忆起父亲的一生,何尝不是在一次一次挫折和失败中走向成功?真可谓百殆百战。从年开始,父亲就没有停止过折腾,承包窑厂,种桑养蚕,池塘养鱼,立体种植草莓,养鸽子……可总是亏多赚少。年,父亲偶然从《致富信息报》上看到一份关于日本早川葡萄种植的资料,就按照资料上说的,在自家2亩承包地上种下了葡萄,招来的是乡里乡亲怀疑的目光:这个方继生又在折腾什么?可父亲不在乎这些,认准了就一定要干。没钱买肥料,就来到县城,四处掏垃圾,忍臭气熏人和乱飞的苍蝇,硬是掏了十几拖拉机的垃圾,为葡萄施上了充足的肥料。后来,父亲遇到了命中的贵人——时任镇江市人大副主任、农科所所长赵亚夫。有一回,赵亚夫到丁庄视察,看到父亲搭的葡萄架很规范,与他在日本看到的早川葡萄种植模式一模一样,禁不住好奇地与父亲攀谈起来,这一谈就是整整一个下午,这一谈父亲种植葡萄就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赵亚夫不仅经常来到方家的葡萄园手把手地教父亲技术,还主动为父亲联系了省农科院、南京农大等科研院所。赵亚夫还把自己亲传的弟子芮东明作为老方葡萄园的技术顾问。后来,在赵亚夫和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父亲牵头成立了老方葡萄协会;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成立了丁庄葡萄专业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13户发展到现在的多户,品种由最初的巨峰发展到现在的夏黑、阳光玫瑰、黄玉、金手指、美人指等多个品种,丁庄葡萄园成了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这一步步走来,不都是在千百次的失望中获得新的希望吗?难道自己就被这么一点挫败给打倒吗?

赵亚夫和方继生。

第二天,方应明就把可以联系上的果树专家联系个遍,镇江农科院的芮东明,全国葡萄协作网的雷志强,中国农科院的王忠跃……他把从农户那里搜集到的病虫害图片通过QQ一张张传过去。很快,专家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各有侧重,但方应明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专家们的建议,综合出一套解决办法,然后先在自家的多亩葡萄园试验,根据效果,不断改进方案,最后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推荐给合作社社员。

中国农科院王忠跃(中),江苏省农科院吴伟民(右二)钱亚明(左一),镇江市农科院芮东明(右一),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研部门的专家们巧遇丁庄老方葡萄园

父亲方继生和儿子方应明,始终和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镇江市农科院加强联系,使丁庄葡萄园的技术力量始终处于全国前列。

年,对方应明来说是终身难忘的。经过多雨多病软果的考验后,丁庄葡萄园的好果率达到了60%,虽然距离好年份的90%还有很大距离,但没有全军覆灭已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望着散落在葡萄园中的烂果,方应明心疼了,这些果子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呀,就这样烂在田里,实在太可惜了。搞葡萄不能总是望天收!看来,改变经营策略已迫在眉睫了。作为“农二代”,仅靠传承是不够的,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方应明首先想到的是把露天葡萄园逐步改造成避雨栽培模式,由于资金量不够,只能一年做一点,到年春天,他家的多亩葡萄园已经全部建起了钢架大棚,盖上了塑料薄膜。躲在大棚里的葡萄,好比有了避风的港湾,再大的风再大的雨也不怕了。有了大棚,许多葡萄新品种开始试种,早熟的黑巴拉多、早甜、晨香、早霞玫瑰,中熟的阳光玫瑰、恋人、心意,晚熟的秋红、白罗莎、妮娜皇后……一旦试种成功,他将培育种苗,向葡萄种植户们推荐。早熟、晚熟品种的丰富,意味着七月份不再仅有夏黑作门面,九月不再仅有美人指撑场面了。未来的丁庄万亩葡萄园,葡萄的盛宴将从七月持续到十月甚至更长。

年,方应明投资万元,建立了占地2亩的葡萄休闲吧,游客在这里既可以品尝现采的葡萄、现榨的葡萄汁,还可以学习葡萄文化,甚至可以打扑克、下象棋、看演出。年,他又投资50万元,在葡萄休闲吧的对面建起多平米的葡艺馆,里面展示出售着新推出的葡萄脆、葡萄干、葡萄果酒、葡萄酸奶等葡萄衍生产品。这些衍生品是在各级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与一些果品加工企业多次洽谈的结果,如果获得市场认可,必将有效解决残次果的出路问题。

老方葡萄休闲吧

年,方应明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只评过三次,分别是年、年、年。方应明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出席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在庄严而热烈的会场,父亲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方应明的脑海里,年,父亲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也是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方应明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方继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参加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活动

“爸爸,您知道吗?咱们丁庄正在打造葡萄小镇,规划有了,路正在修,游客接待中心也在建。我想呀,趁着这个机会,把葡萄民宿搞起来,人们来到丁庄,就像来到了家……”

想到这里,方应明的心里敞亮着,可眼里一热,泪水涌了出来,泪光中,父亲正对着自己笑。

本故事来源于“老方葡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yii.com/jbhz/82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