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羊奶喂养而不及时添加辅食,小儿容易患哪种贫血()
A.地中海性贫血
B.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D.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单纯牛奶或羊奶喂养而未及时添加换乳食物的婴儿可致叶酸缺乏,从而造成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2.评估小儿营养状况,首先应作下列哪项检查()
A.测体重
B.大便找虫卵
C.测微量元素
D.胸部X线摄片
E.血常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因体脂和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是反应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也是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
3.一胎龄36周早产儿,冬天出生,现年龄为1个月零15天。母乳喂养,体重已由出生时2.0kg增至3.0kg,现在首先应添加的辅食及其添加目的是()
A.米糊,以补充热量
B.菜汤,以补充矿物质
C.米汤,以补充热量
D.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
E.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A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由题目可知该婴儿早产、冬天出生、母乳喂养,故应补充维生素D,防止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4.关于小儿颅骨发育下列不正确的是()
A.有的小儿出生时后囟即很小或已闭合
B.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C.囟门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
D.后囟最迟在3~4个月闭合
E.前囟出生时大小为1.5~2c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婴儿出生时前囟约为1.5~2.0cm,1~1.5岁时应闭合。前囟过小或早闭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出生时很小或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
5.婴儿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是()
A.静注钙剂
B.吸氧加人工呼吸
C.静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
D.肌注维生素D
E.静滴葡萄糖+呼吸兴奋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手足搐搦的原发病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症。这种类型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故又称婴儿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手足搐搦时,首先要控制惊厥、喉痉挛等症状(如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水合氯醛灌肠)并补充钙剂(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氯化钙口服)。并针对原发病,给予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
6.1岁小儿,多汗、烦躁、前囟未闭、方颅、鸡胸、“O”形腿,血清钙、磷均低于正常。考虑为()
A.软骨营养障碍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佝偻病初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佝偻病临床表现: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初期:出生后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和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
(2)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
①3~6个月婴儿:颅骨软化,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称“乒乓头”。
②7~8个月患儿:方颅或鞍形颅。
③6个月以上小儿:四肢手镯征或脚镯征。
④1岁左右小儿
“佝偻病串珠”:以胸部第7~10肋最明显;
“郝氏沟”:因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
“鸡胸或漏斗胸”:可影响呼吸功能;
“O”形腿或“X”形腿:因小儿行走负重后造成下肢弯曲所致。
(3)恢复期:经治疗及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儿童,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消失。
7.以下不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的是()
A.阵发性剧烈腹痛
B.呕吐频繁且剧烈
C.肠鸣音亢进
D.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E.X线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受体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一般梗阻发生4~6小时后,立位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绞窄性肠梗阻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或有假肿瘤阴影。
8.对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禁食禁饮
B.胃肠减压
C.纠正水钠电解质失衡
D.防治感染
E.给予吗啡止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对于外科急腹症而言,不能使用吗啡止痛,以防患者减轻疼痛后掩盖病情。腹痛病人在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适当予解痉剂治疗,如阿托品肌内注射。
9.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是()
A.林格液
B.生理盐水
C.1.4%NaHCO3溶液
D.ORS液
E.等张糖盐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ORS是口服补液盐的英文简称,它是防治腹泻脱水的有效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配方。ORS液配方: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临用前加温开水ml溶解。
10.新生儿硬肿症皮肤的特点是()
A.硬肿热
B.红肿热
C.硬肿凉
D.硬肿痛
E.红肿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本症多发生在出生后7~10天内,体温不升,体核温度(肛温)可能低于体表温度(腋温),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硬肿,皮肤呈浅红或暗红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硬肿首先出现在下肢、臀部、面颊和下腹部,然后至上肢和全身。有时只硬不肿,则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范围较局限,只影响大腿和臀部,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想要练习更多护理试题
欢迎来到APP:护士笔记pro发现频道考试宝典
更多精彩错把10%氯化钠配皮试,这护士也太懵了吧?
急诊输液室工作不好做,竟是因为它...
当护士那么累,为什么你还在坚持?答案在这
点击进入App护士笔记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