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815/4679454.html
全世界关于慢性便秘报道的患病率差异较大。因为各项研究中所采用便秘的定义、诊断标准、抽样人群及调查方法等不同,患病率可以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文献中,诊断标准以自述症状,罗马I、罗马II、罗马III为诊断标准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20.6%、18%、和%。即便统一研究,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直接对诊断标准及调查对象不同的文献之间进行便秘患病率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总的来说,Peppas等针对欧洲和大洋洲普通人群进行慢性便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洲普通人便秘患病率均数为17.1%,大洋洲患病率为15.3%。北美普通人群患病率在12-19%之间。
目前文献所报道的亚洲人群的患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亚洲老年人总体患病率为11.6%如下:(1)大样本量数据显示60岁以后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70岁以后增长速度最快,这与老年人胃肠道动力及分泌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2)我国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具有地域性差异。慢性便秘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引起腹痛、腹胀、恶性、呕吐、疲倦和头痛等,肛裂、直肠脱垂、粪便嵌顿、大便失禁及泌尿系统功能紊乱等。同时慢性便秘还可导致情感、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工作能力的降低。
(3)慢性便秘还可以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胃肠功能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影响大脑功能;诱发结肠癌、乳腺疾病、肝性脑病、老年痴呆。因此,世界及亚太胃肠病大会指出——管理慢性便秘是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便秘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三个问题:慢性便秘的识别;慢性便秘的预防;慢性便秘的治疗。
针对这三个问题,下面我们进行分述:1慢性便秘的识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慢性便秘,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症状,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ChronicConstipation,CC)病程至少6个月。引起慢性便秘是多种病因,因此慢性便秘具有其不同类型,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功能性便秘根据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特点分为以下4型:结肠传输延缓、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和正常传输型便秘。
引起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
衰老(但便秘不是正常衰老产生的生理结果);抑郁情绪;长期不活动;低卡路里摄取;低收入和低教育水平;服用的药物数量(独立的不良反应);身体和性虐待;女性—女性的便秘发病率更高。
继发性便秘的诱发因素:
①药物: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胆碱能药:抗组胺药、颠茄;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抗高血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中枢神经药物、β-受体阻断剂;抗帕金森药:多巴胺、苯托品;抗抑郁药:三环类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精神病药;含金属离子药物:制酸剂、硫糖铝、硫酸亚铁。
②神经性和肌源性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结缔组织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淀粉样病变;先天性巨结肠;自身免疫性。
③与便秘相关的其他情况:厌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怀孕;心理和精神疾病;副肿瘤综合征;假性梗阻;全垂体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然而,针对慢性便秘,还要注意慢性便秘的报警征象:如粪便粗细改变、便血、缺铁性贫血、梗阻症状、患者45岁,且此前为进行结肠癌筛查;近期发生的便秘;直肠出血;直肠脱垂;体重减轻。针对上述情况,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我们推荐检查:结肠镜检查。
2慢性便秘的预防
调节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身体运动、液体摄取和富含碳水化合物饮食
①起床一个小时内进行适当身体运动,例如拉伸;喝含咖啡因饮料并吃早餐,增加胃肠蠕动和收缩,促进排便;在马桶上保持直背坐姿并保持5-10分钟,避免痔疮和肛门堵塞;利用脚蹬保证结肠角度并深呼吸。
②增加纤维素和液体摄取是关键:纤维素可形成和软化粪便;富含纤维素食物包括:西梅、香蕉,猕猴桃等水果;蔬菜、谷类和麦麸;推荐的纤维素摄取量为每天25-30g;若已患有慢传输型和未经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应减少纤维素摄取。
3慢性便秘的治疗
慢性便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无法改善慢性便秘症状时,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在尽可能最大限度改善症状的同时减轻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①刺激性泻剂:该类药物通过刺激肠粘膜分泌水和电解质,通过刺激神经丛引起肠蠕动和收缩。其特点是常用作为纤维素或渗透性泻剂治疗无效时的补救药物。如比沙可啶、番泻叶、蓖麻油及甘油栓剂。副作用主要是引起腹部绞痛和水和电解质紊乱。②润滑性泻剂:具有软化粪便、润滑肠壁的功能。常见口服药物有液状石蜡和甘油等。主要用于排便无力者,不良反应为误吸导致的类脂性肺炎。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开塞露等。主要用于有便意,但粪结干燥难以排出者。③其他治疗药物: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常用药物包括:莫沙比利、替加色罗和普芦卡必利。促泌剂,常用促泌剂主要有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肽。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应用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提高肠道菌群,改善便秘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慢性便秘的外科治疗虽不多见,但是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的重度功能性便秘,是可以考虑的;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可考虑手术治疗。适应症:继发性巨结肠、巨直肠、结肠慢传输、重度的直肠前膨出症、直肠黏膜内脱垂、耻骨直肠肌肥厚等。综上所述,慢性便秘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慢性便秘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症状,慢性便秘的管理包括便秘的识别、健康教育、预防以及治疗。泻剂治疗是慢性便秘治疗的主要措施,此外,还有生活方式调节,生物反馈疗法以及外科手术等。作者医院--王景杰
编辑:劝劝审核:景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