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非常重视宝宝补钙的问题,但其实,只要奶量充足,孩子一般不会缺钙,反而缺铁的情况更严重。
有数据显示:我国1-3岁幼儿铁缺乏患病率为40.7%,7-12个月婴儿患病率甚至高达65.2%。
正常情况下,足月出生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从4-6个月开始预防性补铁,并可在添加辅食后,多摄入一些高铁米粉或者动物肝脏、红肉类的富铁食物进行补充。
那么孩子出现哪些情况是需要额外补铁呢?1、早产儿或低体重儿
这一部分婴儿可以从出生2周后开始补充铁剂,剂量为每天2-4mg/kg(最大15mg/d),直至12月龄(矫正月龄)
2、挑食偏食严重,无法吃够富含铁食物的幼儿
如果孩子比较挑食,通过食补的方式则很难达到标准,就需要考虑铁剂补充了。
缺铁会有哪些表现?缺铁的初期往往很难察觉。严重缺铁的宝宝会出现乏力、皮肤蜡黄或苍白、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缺铁性贫血。
缺铁的初期往往需要通过血常规才能被发现,所以,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非常有必要。
6岁以下的孩子,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小于g/L,就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了。
常见的补铁食物有哪些?日常生活中铁含量高的常见食物有:猪肝、动物血、牡蛎,黄豆,蛋黄、黑木耳、南瓜子,红枣、胡萝卜、西兰花、龙眼肉、萝卜干等。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蛋黄虽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补铁效果却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蛋黄中所含的铁卫磷酸铁,吸收率较低,且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还会影响铁的吸收,加上部分宝宝存在对蛋黄过敏的现象,所以,千万不要把蛋黄当做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