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良性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初始治疗方案选择一直饱受争议,是激素类用药?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类用药?切脾治疗?还是生成素?中医?何种治疗才能在第一时间内达到最佳疗效而不反复?这是广大患者心中常提及的疑问。
综上,这些治疗手段根据临床病例调研,在提升血小板数值的疗效都较为可观。但在临床这部分起效治愈的患者背后,还存在那些迁延反复、效果不佳的患者,这类病人,又该何去何从?
血小板减少病人分为两类:一种很快康复,一种反反复复
一、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很快康复)
多见于月余内对于药物敏感度好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升血小板数值,并且能够安全稳定的逐步减停药物,达到康复。
二、早期治疗效果不佳(反反复复)
此类型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早期一个月为初步判定疗效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一二线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更换治疗思路,长期疗效评估的时间是在6个月以内,避免病情进展为慢性期。
为何有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迁延不愈?反反复复?多见于几个因素:
①:早期就对疾病不重视,认为不出血没有症状就无所谓,拖延治疗,导致错过最佳治愈时期!
②: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不当,数值低了就冲击治疗,停药后反复就重复再次服药,如此反复以及满足病情不佳的现状,导致病程不断增长。
③:治疗半途而废,没有遵守合理的饮食生活作息准则,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是加重进展。
综上,需要了解清楚有关疾病的防治最佳指南,避免进展难治性ITP。
目前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早期西医为首,中医为辅,治疗方面的选择有利有弊,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个体耐受......制定一线治疗方案,争取在疾病慢性阶段内达到完全康复!如若想要达到最佳疗效并且不复发,需要在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抑制血小板免疫破坏的针对性病灶治疗基础上加强益髓升板调治,联合治疗方可确保数值的稳定甚至是维持正常范围(解决病灶)。
『注』
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可添加图下方 病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