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咪蛋看海洋生物时,突然发现这个乌贼,鱿鱼,墨鱼等等简直是名称种类混乱得不行,今天有空就好好来八一下这些。
先来说Squid,话说我看到这个英文,直接脑子里想到的是:乌贼。
管鱿目(学名:Teuthida英文名:Squid)
又名枪形目或鱿目,俗名乌贼、鱿鱼、大卷、中卷、小卷,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的动物,包括约多个物种。
管鱿目是十腕总目及所有头足纲动物中最繁荣昌盛的一支,从体型小巧只有人类手掌大的锁管到长度与抹香鲸同等级的大王酸浆鱿都属于管鱿目,并且管鱿目也是西方国家、日本、韩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食物来源,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先来看最小的锁管
锁管,学名是闭眼亚目(Myopsina),是一种外貌跟鱿鱼很相像的生物,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
这个闭眼亚目下面有许多许多生物哦,稍后表,再来看最大的大王酸浆鱿
大王酸浆鱿(学名: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英文名:Colossalsquid),别名南极大王鱿或巨枪鱿鱼,学名为“南极中爪巨鱿”。
目前它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以重量计),是大王酸浆鱿属(Mesonychoteuthis)下唯一已知的成员。由于生物样本太少,目前只能从其天敌抹香鲸胃里所发现的尸体估计其最大尺寸,大约落在6-8米(18-24英尺)长,重量可能高达千克(1,磅)。
根据未成年个体来推算,成体体重应已超过巨乌贼,而使其成为最重的已知无脊椎动物,不过体长仍不及巨乌贼——它和巨乌贼并列第一。
下面开始搞脑子
英文中的"squid",指的是管鱿目下两大亚目的动物总称。
其两大亚目:一为锁管,也叫闭眼亚目,含两科动物,其中一科是枪乌贼科。
二为鱿鱼,也叫开眼亚目,目前有29科多个属,是头足纲最大的分支。
而我们平时叫的乌贼和墨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墨鱼目(Sepiida)英文:cuttlefish
墨鱼目的动物含有独特的内壳,称为“墨鱼骨”或“海螵蛸”,可作为中药药材。尽管此类动物的名称中有"鱼"一字,但它们并非鱼类,而是软体动物。
墨鱼,又可称为墨斗鱼、花枝、银丝。
火焰花枝又名火焰墨鱼、火焰乌贼(学名:Metasepiapfefferi),是一种栖息在印尼、新几内亚、马来西亚与澳洲北部热带海域的墨鱼目的一种。火焰花枝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种带有毒性的墨鱼。
墨鱼科的所有物种都具有的特点是拥有十只看似一样长短触手,脑袋的比例极其巨大,并且身体能根据环境在1秒内完美变色。
墨鱼的最大特色是它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
但,不仅仅墨鱼会喷墨哦!鱿鱼也会喷墨哦!别忘了鱿鱼是管鱿目中的其中一种,所以中文里面就乱啦!
中文里的鱿鱼和墨鱼是不一样的,但乌贼及花枝都有“墨鱼”的别名,让人误以为乌贼就是鱿鱼,甚至四词互用混淆。
不和大家搞脑子了!
中文里的乌贼,广义的来说是对应Decapodiformes十腕总目,顾名思义,本目中的动物都有10只触手,但其第四对触手演变成为了有吸盘的长触须。
这个目下面有几种:
Boletzkyida
箭石类Belemnoidea(已灭绝)
旋乌贼目Spirulida
墨鱼目Sepiida
耳乌贼目Sepiolida
管鱿目Teuthida
这个十腕总目里的动物都可以喷墨,绝大部分都是好吃的海鲜,因此当喷墨和能不能吃不再作为分类的依据,我们怎么区分其中的不同动物呢?
先来看现存只剩下一种生物的旋乌贼目Spirulida
旋壳乌贼Spirulaspirula,是该目中仅存的物种,其体内均有一个类似于鹦鹉螺壳的螺旋状的乌贼骨,身体顶端有荧光发光器以诱惑猎物,最顶端还有两个较小的鳍。
旋乌贼目共有十只腕足,其中八只较为短小,另外两只很长的腕足被用于捕食,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会将眼睛和腕足藏进头中。
耳乌贼目Sepiolida
耳乌贼目和墨鱼目的关系比较密切,其外套膜比较圆,而且没有软骨;体形也较其他十腕总目的物种为小(雄性的长度介乎1cm至8cm),所以又名饺子乌贼(啊,本站以前介绍过,稍后一起拿出来复习)。
耳乌贼目生活于太平洋的浅海岸,有部分亦会于印度洋及南非西部的开普半岛出现,它们的移动方式,除了可使用其肉鳍,还可以透过喷射推进。
终于,我们可以回来谈管鱿目了,对了,还有章鱼呢?
原来章鱼属于八腕总目,学名:Octopodiformes,其实它们也有十条手腕,只是其中有一对退化了或者变异了——所以八爪鱼和十爪鱼们不是一个家族的。
管鱿目是十腕总目下最大的一目,在解剖上与同总目的另外四个目分别较大。它可以再细分为开眼亚目和闭眼亚目两大亚目,合共有29科多个属。
这么多,我今天就专心说这个了,墨鱼目下回单独八。
管鱿目Teuthida:
?Plesioteuthididae科(地位未定)
?羽幌鱿属Haboroteuthis(地位未定)
闭眼亚目Myopsina
FamilyAustraliteuthidae
锁管科Loliginidae
之前说了,锁管是管鱿目里最小的动物,其中一类叫做枪乌贼科,正名是
枪鱿科(学名:Loliginidae),下面有许多属,我挑几个有名的和大家分享。
欧洲乌贼(Loligovulgaris)是枪乌贼属的一种大型乌贼。
主要发现于北海至非洲西海岸的米以上的深海水域中。成年个体约40厘米长。
莱氏拟乌贼(学名:Sepioteuthislessoniana)
为枪乌贼科拟乌贼属的动物,俗名香匙、鱿母、大尾鱿鱼、软墨及软丝仔。分布于日本群岛、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印度近海、红海,包括黄海、南海等海域,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暖水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马拉巴尔。
中国枪鱿(学名:Uroteuthis(Photololigo)chinensis),又名台湾锁管、台湾锁管、中国枪乌贼、台湾枪乌贼,香港俗称火箭鱿,为枪鱿科尾枪鱿属发光枪鱿亚属下的一个种。
会发光,发光器在其直肠两侧,呈纺锤形。
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国枪鱿,有时在渔民间会有不同的名称:他们称呼幼体为“小卷”,而其亚成体则为“中卷”。它们喜见光,故船家会以大光灯引它们游上水面。
相对于其他墨鱼或鱿鱼,其口感较肉薄、鲜甜,一般会用来爆中、炒或作刺身食用。
杜氏枪鱿(学名:Uroteuthis(Photololigo)duvaucelii),又名杜氏枪乌贼、大岛锁管,为枪鱿科尾枪鱿属发光枪鱿亚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菲律宾群岛、阿拉弗拉海、爪哇岛、苏门答腊岛、暹罗湾、马六甲海峡、安达曼群岛、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包括南海等海域,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浅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
那么以上这些都是锁管哦,下面这些才是鱿鱼!
开眼亚目Oegopsina
钩鱿科Ancistrocheiridae
大王鱿科Architeuthidae
深海鱿科Bathyteuthidae
穗尾鱿科Batoteuthidae
腕鱿科Brachioteuthidae
手鱿科Chiroteuthidae
栉鳍鱿科Chtenopterygidae
酸浆鱿科Cranchiidae
圆鳍鱿科Cycloteuthidae
武装鱿科Enoploteuthidae
手钩鱿科Gonatidae
帆鱿科Histioteuthidae
长尾鱿科Joubiniteuthidae
麟皮鱿科Lepidoteuthidae
光眼鱿科Lycoteuthidae
巨鳍鱿科Magnapinnidae
鞭鱿科Mastigoteuthidae
新鱿科Neoteuthidae
八腕鱿科Octopoteuthidae
真鱿科Ommastrephidae
爪鱿科Onychoteuthidae
角麟鱿科Pholidoteuthidae
FamilyPromachoteuthidae
寒海鱿科Psychroteuthidae
火鱿科Pyroteuthidae
飞鱿科Thysanoteuthidae
缩手鱿科Walvisteuthidae
好多啊!食指大动之际,也要挑些好玩的来认认。
鱿鱼,学名是“开眼亚目”。鱿鱼身体细长,呈长锥形,有十只触腕,其中两只较长。触腕前端有大吸盘,吸盘内有角质齿环,捕食食物时用触腕缠住将其吞食,所有鱿鱼嘴里都有像鹦鹉嘴巴一样的坚硬口器。
Mastigoteuthisflamea一种鞭鱿科物种
鱿鱼擅长游泳,特别是直线型,有些物种甚至可以“飞”出水面一小段距离。鱿鱼会喷墨、也会变化颜色,但是这两样能力远远不如墨鱼科的动物。
喜群聚,尤其在春夏季交配产卵期。通常由两三只体型较巨大的公鱿带头。夜晚喜光,故沿海渔民捕捉时,用汽灯光引诱其浮上水面,再用网捞迅速从其后堵住逃走方向,将其捕捉。活体的鱿鱼皮肤表层有大量含有色素的“泡”,这些“泡”会随情绪变化而变化。
钩鱿科Ancistrocheiridae
大王鱿科Architeuthidae
巨乌贼,又名大王乌贼(属名:Architeuthis,英文名:Giantsquid),通常栖息在深海地区,主要产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在体型上被列为世界第一大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新的估计,雌性乌贼的全长大约14米,其身体长度大约为4米,触手长度为10米甚至更长。其最大长度不超过20米。其品种划分有争议,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分类中仅此物种被发现。
对比下,左:箭乌贼,中:巨乌贼,右:大王酸浆鱿(见上文)
在过去,巨乌贼曾被认为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克拉肯,Kraken)。由于活动领域在深海中,人们对巨乌贼多半只能从其天敌抹香鲸胃中未消化的残骸中和渔民们口耳相传的目睹事件中拼凑猜测其生态,对于某些生物学家而言是绝对存在的。巨乌贼的手腕非常之长,而使其成为最长的已知无脊椎动物,不过体重仍不及大王酸浆鱿,这两者并列最大。
大王乌贼后端两鳍相合,略呈圆形,末端尖;角膜开式;腕甚长,触腕尤长,约为胴长的四倍;并在触肢上有吸盘及倒钩,这使得它比同类大乌贼还来的危险多;内壳羽状,角质。另外为了保持身体的浮性,乌贼会分泌一些氨气,以至于被捕捞后会散发奇怪的恶臭。
主要产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生活在水深m至m深的水域。推测全世界的深海海域都有分布,而且数量庞大。根据北极以及俄罗斯的渔民所阐述,以前他们的捕鲸船借助巨大的脱网可以找到巨乌贼,最常捕获的海域是纽芬兰、挪威和纽西兰,其中在北冰洋和被太平洋海域捕获到的大乌贼多半都生活在较浅的海域海域中,此外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和日本的小笠原群岛也经常发现巨乌贼尸体或残骸,但个体偏小。
部分科学家利用捕获到的海域位置和当地鲸类的活动情况来推断只要是有抹香鲸的主要活动水域都会有巨乌贼的巢穴。成年巨乌贼的唯一知名的天敌是抹香鲸,但偶尔也会在领航鲸、太平洋睡鲨、南极睡鲨等大型掠食者体内发现巨乌贼的残骸。
看来,巨型八爪鱼不是海员们唯一的噩梦啊!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鱿鱼!
公元前四世纪时,亚里士多德曾描绘出一种巨大鱿鱼,他称之为Teuthus,将其与其他的小型鱿鱼(Teuthis)区分开来。
在古希腊时期,船员就曾目击到巨大的鱿鱼或墨鱼状生物,并将这一类未知生物命名为“统治者乌贼”。
(这方面的传说很多,以后单独八!)
深海鱿科Bathyteuthidae
手鱿科Chiroteuthidae
通常大小不一,中等大小,柔软而胶状,移动缓慢。它们存在于大多数温带和热带海洋中,但主要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印度太平洋。该科由四个属中的大约12个物种和四个亚种组成,其中两个是单型的。
栉鳍鱿科Chtenopterygidae
酸浆鱿科Cranchiidae
包括大约60种玻璃鱿鱼,也称为凤头鹦鹉鱿鱼,克兰奇乌德,摇篮乌贼或深鳞鱿鱼。它们生活在世界上开放海洋的表层和中层深度,玻璃鱿鱼的俗名源于大多数物种的透明性。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部分阳光照射的浅水中,它们的透明性是很好的伪装。它们的特征是肿胀的身体和短臂,带有两排吸盘或钩子。
武装鱿科Enoploteuthidae
下有四个属约40种鱿鱼,大多数物种的长度为3-13厘米,所有的触手上都有钩子,该家族以遍布全身的大量荧光素而闻名。
手钩鱿科Gonatidae
又称大钩鱿鱼,是中等大小的鱿鱼家族。该科的三个属中约有19种,分布广泛,在太平洋的寒冷寒带水域中丰富,在南极水域至少已知一种,而北大西洋至少有两种。
帆鱿科Histioteuthidae
中等大小的鱿鱼,最大长度为33厘米,它们通常具有非常长且结实的手臂,以及带有小而圆形鳍的短披风。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睛的大小不同,并且在不同的垂直方向上定向。较大的左眼是半管状的,可移动的,通常指向左后上方,据认为,这是用来检测白天在它上方的动物。右眼的形状正常,横向且略向下,这种安排使这个家族获得了斗鸡眼鱿鱼的通称。
哎哟喂,下面还有十五种鱿鱼,我下次再继续说吧,饿死了!
这种科普文真是最耗体力的!
一年一度的续费又要开始了,老用户可以按一年的老价格续费,新用户现在付元年费可以用到明年年底,请不要错过好机会哦!
从年开始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