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生成不足
骨髓制造红细胞所需的原料缺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引起红细胞生成不足。
制造红细胞所需的主要原料有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这些原料的缺乏会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而发生贫血,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造血组织分化不足、造血能力低下,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而引起的贫血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转移癌的患者,都会因正常造血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
当红细胞膜、红细胞内酶有内在缺陷,或者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理化或生物的破坏因素存在,使红细胞破坏过多时,也会发生贫血。这类由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统称为“溶血性贫血”。
失血
就是由急性或长期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统称为“失血性贫血”。
贫血有哪些症状
由于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使全身组织和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于是,会引起全身各式各样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苍白”,贫血患者往往会被家人发现脸色不好,皮肤苍白。最容易发现苍白的部位是口唇和眼结膜。
早期的自觉症状还有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时由于机体各组织的氧气需要,为了设法弥补因贫血引起的缺氧问题,机体会代偿性地加快呼吸和心跳速率,进而出现气短和心悸的症状,特别是在活动时,氧消耗增多,上述症状也会加重。如果贫血很严重,即使在休息时,患者也会感到气短、心悸。
慢性严重贫血甚至会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此外,还可引起食欲缺乏、恶心、腹胀、月经失调、闭经和性欲减退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涉及的组织器官很多,但没有一个症状是“贫血”所独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除上述常见的贫血症状外,由于贫血大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所以患者还会表现出原发疾病的症状。比如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患者会出现便血;肾脏病引起的贫血,患者可能有浮肿、血尿和高血压等症状。
贫血如何治疗
贫血的治疗首先应除去病因,同时采用直接纠正贫血或暂时减轻贫血的措施。对于因不同原因出血引起的贫血,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激素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痔疮出血、胃或结肠癌引起的出血,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可采用内科或外科手术治疗,使出血点凝血而使贫血好转;对于因营养缺乏引起的贫血,可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有寄生虫者可给予驱虫治疗,有细菌感染者需合理应用抗生素。
小贴士
韭菜炒猪肝
配方:猪肝g,韭菜50g,洋葱80g,色拉油1大匙。
制法:洗净猪肝,切成5mm薄片,先下锅煮至七成熟,然后与新鲜韭菜、洋葱同炒,并调好味。
功效:养血补肝、明目,适用于防治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